一直以来,无论是在国外高校教育展上,或是校园举办的讲座上,或是通过电话咨询留学,在与学生 交流的过程中,他们除了关心国外学校的排名和申请要求外,各国高校奖学金是问的较多的问题之一。面对不菲的学费和生活费支出,很多学生除了选择自费留学 外,更希望获得国外大学的奖学金,来减轻家庭负担。现在把各国的奖学金种类和申请要点为大家做个总结,为各位学生的奖学金申请助一臂之力。
美国绝大部分奖学金是通过院校发放。
本科奖学金种类分类有:
1.need-blind (资金需求无关)
美 国大学执行资金需求无关的录取政策的,一般多为资金实力雄厚的私立大学。他们在录取学生的时候,不考虑学生是否需要学校提供资助,也就是说你申请奖学金与 否对你的申请没有任何影响。一旦他们认为你符合录取标准,他们会根据学生的家庭情况做出判断:该学生家庭能够承担多少费用?其余全部由学校设法提供。美国 的很多私立名牌学校都执行需求无关的政策,例如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等。
2.need-based (资金需求有关)
这种情况下是说在申请大学时,你的资金需求会影响你的录取机会。例如,如果你要求大学每年补助你1万美元,你有可能被录取,但如果你要求2万的补助,则有可能被拒绝。在申请need-based大学时,需要根据自己的实力量力而行:不要狮子大开口,要价过高。
3.merit-based (优秀奖学金)
此类奖学金一般发放给学业优异的学生。此类奖学金的名额一般都很少,而且数额一般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要,此类奖学金更多的是起表彰的作用。大部分中国人理解的奖学金应该是此种奖学金,但中国学生拿的应该更多是need-based奖学金。
美国大学的研究生奖学金分类:
美国高校奖学金(校内奖学金)分为非服务性奖学金(non-service scholarship)、服务性奖学金(service assistantship)和学校贷款(loan)三种:
非服务性奖学金
申 请比率最大,其金额也最多。它包括学院助学金(fellowship)、奖学金(scholarship)、全免学杂费(tuition & fee waiver)以及其他一些学院本身而定的奖励(awards)。这种awards,不同学院在金额和数量上有很大差别。
1.学院助学金(fellowship):
助 学金是一种金额最高、但竞争最激烈的非服务性奖学金,一般情况下如果获得一所学院授予的助学金,便是获得了全奖,即除了免学费杂费、住宿费、保险费、书本 费以外,还给获奖学生一定金额作为其个人消费费用(personal expenses)。助学金在申请过程中竞争尤其激烈,一般除了要求较高的toefl、gre或gmat成绩外,还要有较好的国内学校成绩单、gpa、推 荐信和读书计划(personal statement),这些材料的准备要十分注意技巧,做到与众不同,才能顺利地拿到全额奖学金。
2.奖学金(scholarship):
奖 学金的形式可以是规定一定的金额数量,作为某种奖学金形式(如economic scholarship, graduate scholarship, etc.)颁发给成绩优异的学生,也可以是一种学费或杂费的全免(tuition scholarship 或 tuition & fees scholarship), 此种奖学金的具体金额,随学院规定的学杂费金额高低而不同。奖学金不像助学金一样只有一种形式,它在同一所大学可能设置几种甚至十几种不同形式的奖学金, 一个学生可以有资格同时申请两种以上的奖学金。通常来说,获得scholarship的机率要比获得fellowship的机率大些,但 scholarship的金额比fellowship要少一些。
3.全免学杂费(tuition & fee waiver):
在一些美国学院中,设有全免学费的奖学金,有的学院把它作为scholarships的一种,有的学院把它单独列出。全免学费是在非服务性奖学金中最易申请的一种.虽然免去了学费,但由于学费只是总花费的一部分,所以如果要获得足够的资金,还需同时申请其他形式的奖学金。
服务性奖学金
包含助教金(teaching assistantship)和助研金(research assistantship)两种。这种奖学金一般颁发给研究生、博士生,本科学生在少数学院会获得助研金,但比率相对很小。
除了美国校内奖学金,还有一些社会团体设立的多种形式的奖学金,有些是基金会、企业、公司、工厂或私人捐助给学院的,这类奖学金有几十万种,金额从500美 元到10几万美元不等。其中,美国社会上由私人设立的奖学金种类繁多,以资助女性的居多。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鼓励女性读书的风气盛行(这之前 的美国也同中国一样,受教育多数是男人享有的特权),随之设立的各种女性奖学金层出不穷,这种鼓励女学的风尚一直延续至今。这种给女性的奖学金比一般奖学 金条件更加优厚,有些是低税的,有些是免税的,有些甚至是无偿赠予的,惟一的条件是你要坚持读下去,而且要读好。
今天我给大家说说,加州的州立大学有什么特点?在咨询的时候很多家长和学生最想去的也就是加州,但是很多家长和学生对加州有哪些学校并不清楚,今天我给大家整理下加州的大学,希望对各位家长和学生了解加州的学校有帮助。
加州的州立大学有什么特点?
加州的州立大学院校系统,是全美国最具规模的。
加州大学(universityofcaliforn ia)主要的校区位於柏克莱,其他的分校则位於戴维斯﹑尔湾﹑洛杉矶﹑河滨﹑圣地牙哥﹑旧金山﹑圣塔芭芭拉﹑与圣塔克鲁斯。
加州州立大学(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系统的校区分布於贝克斯菲尔德﹑加州州立技术大学-圣路易斯欧比斯波﹑加州州立技术大学-波摩纳﹑奇哥﹑多明哥司丘﹑佛雷司诺﹑富勒敦﹑海伍尔德﹑长堤﹑洛杉矶 ﹑蒙特利湾﹑诺斯利奇﹑沙加缅度﹑圣伯那迪诺﹑圣马可司﹑史丹尼司劳斯﹑汉柏特州立大学﹑圣地牙哥州立大学﹑旧金山州立大学﹑圣荷西州立大学﹑与索洛马州立大学。
加州私立的大学院校包括许多知名的学府,其中包括於洛杉矶的南加州大学,位於帕沙迪那的加州理工学院,位於奥克兰的米尔司学院,位於马里布的沛柏丹大学,旧金山大 学,圣塔克拉拉大学,惠提尔学院,圣地牙哥大学,史丹佛大学,以及位於克莱蒙特的波摩纳学院﹑克莱蒙特研究学院﹑史克普斯学院﹑克莱蒙特麦基纳学院﹑匹兹学院﹑与 哈维默德学院。
主要加州大学
alliant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antioch university-los angeles
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
azusa pacific university
bethany college
bethesda christian university
biola university
california baptist university
california college of the arts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he arts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integral studies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ltech cssa
california lutheran university
california pacific university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system
bakersfield
california maritime academy
california polytechnic state university, san luis obispo
加州州立系统下面的学校
pomona
channel islands
chico
dominguez hills
east bay
fresno
fullerton
long beach
los angeles
monterey bay
northridge
sacramento
san bernardino
san marcos
stanislaus
humboldt state university
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 sdsu cssa
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
san josé state university
sonoma state university
chapman university
charles r. drew university of medicine & science
church divinity school of the pacific
claremont consortium of colleges
claremont graduate university
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
harvey mudd college
keck graduate institute of applied life sciences
pitzer college
pomona college
scripps college
cogswell polytechnical college
concordia university-irvine
defense language institute
devry university-long beach
devry university-pomona
dominican school of philosophy & theology
dominica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fielding graduate institute
franciscan school of theology
fresno pacific university
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
golden gate university
graduate theological union
holy names university
hope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humphreys college
institute of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jesuit school of theology at berkeley
john f. kennedy university
la sierra university
life pacific college
lincoln university
loma linda university
loyola marymount university
marymount college
the masters college
the masters seminary
menlo college
mills college
monterey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mount st. marys college
national hispanic university
national university
naval postgraduate school
new college of california
notre dame de namur university
occidental college
otis college of art & design
pacific oaks college
pacific union college
pacifica graduate institute
pardee rand graduate school
patten college
pepperdine university
platt college
point loma nazarene university
saint marys college of california
samuel merritt college
san diego christian college
santa clara university
saybrook graduate school & research center
simpson university
soka university of america
southern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law
stanford university stanford cssa
thomas aquinas college
耶鲁大学最近对外宣称成立生物设计研究所,这将充分利用生物学家,工程师和其他学科的研究人员的专业知识,探讨生物和物质如何在纳米级系统运作,发挥作用。
james e. rothman,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所的教授,同时也是医学院细胞生物学系的主席,被任命为位于西校区新学院的主任。t. kyle vanderlick,耶鲁大学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院长,将担任副主任。
按照工程设计系统的第一原理,到更小尺度,rothman说, 生物学家是逆向的工程师,追求并推导出自然的设计,在生物学家的思维中,存在逆向的意见交集,相互丰富彼此的内容。
该研究所将设在西校区b - 24,将新雇用多达10位研究科学家。rothman和vanderlick还将聘请现有跨学科的耶鲁大学教师在研究所进行研究。
这项工作将是多样化的,并且工作的重点是rothman呼吁创造的自然机器。例如,科学家建立纳米机器,可以在活细胞内发挥功能,生产新材料,从而协助组织工程,甚至创造dna机器人来进行编程的任务。
新学院的建立体现了西校区成立之初的使命---汇集来自不同背景的科学家,以解决科学的基础问题, 西校区规划和计划发展副校长scott strobe说,研究所将使耶鲁成为几个重要领域的世界领导者,包括发现研究细胞的纳米机器,合成生物学,活性物质和动态光学显微镜在纳米尺度的生物激励设计等。
西校区将至少拥有5个的跨学科研究机构和3个科学技术的核心研究设施。西校区于2007年被并购,校园拥有160万的科研,办公和仓库空间,这些空间为扩大学校的科学,医学和工程学研究及其他学术活动提供了可能的机会。
该生物设计研究所被高度誉为作为在校园展开跨学科研究工作的标志和极好的例子。
由于工程在医学和生命科学的普及,我们希望在大部分的研究所发挥最关键的作用,vanderlick说。毫无疑问,多学科的孵化器式研究机构所带来的工作环境类型,可以促使工程业的蓬勃发展。
编辑信息来源:耶鲁大学官网
the university has announced the creation of the biodesign institute, which will leverage the expertise of biologists, engineers and researchers in other disciplines to explore how living and material systems operate at the nanoscale.
james e. rothman, the fergus f wallace professor of biomedical sciences and chair of the department of cell biology at the school of medicine, has been named director of the new institute, to be located at west campus. t. kyle vanderlick, dean of the yale 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 will serve as deputy director.
"engineers design systems from first principles, and do so on ever-smaller scales," says rothman. "biologists are reverse engineers, and seek to deduce the design that nature provides. there is a profound intersection between these oppositely-oriented views that enriches both."
the institute, to be housed in the b-24 building at west campus, will be home initially to laboratories of up to 10 newly hired research scientists. a faculty advisory committee will be appointed to help oversee the institute, which is expected to open in early 2012. rothman and vanderlick are also recruiting existing yale faculty across a wide array of disciplines to conduct research at the institute.
the work will be diverse and focus on the creation of what rothman calls "natural machines." for instance, scientists there will help build nano-machines that can function inside living cells, produce new materials that can assist in tissue engineering, or even create dna "robots to carry out programmed tasks.
"the new institute embodies the mission of west campus — to bring together scientists from diverse backgrounds to tackle fundamental issues in science," said scott strobel, vice president for west campus planning and program development. "the institute will position yale to be a world leader in several exciting areas, including the discovery and analysis of cellular nano-machines, synthetic biology, bio-inspired design of active materials and dynamic optical microscopy on the nanoscale."
west campus will host at least five cross-disciplinary institutes and three scientific technology core facilities. acquired in 2007, the campus boasts 1.6 million square feet of research, office and warehouse space that provides opportunities to enhance the universitys science, medicine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other academic programs.
the biodesign institute is hailed as an example of cross-disciplinary research efforts that are the hallmark of the campus and its institutes.
"given the pervasiveness of 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the life sciences, we expect to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most, if not all, of the institutes," vanderlick says. "without question, the multidisciplinary incubators the institutes provide are the type of working environment in which engineers flourish."
每年都有多少中国学生家长弃密西根安娜堡于不顾,最终选择了私立院校。每年也有数不清的中国学生家长仰望着密西根安娜堡,想方设法的想进入,最终被拒之门外。
想想2006年,没有任何语言成绩,单凭一个a-level的成绩单,就可以进入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想想2009年底,威斯康星麦迪逊提高了对国际学生的要求,必须提供sat。 而密西根安娜堡,2010年,我们的学生1800多的sat,被EA录取。今年,密西根安娜堡EA把一大片sat1900以上的学生defer 掉。然人焦急的徘徊,等待,增加学校……
十大联盟的学校,u of iowa,几乎已经不提供有条件录取。必须雅思6.5 ,托福71 以上。相比以前,无语言可申请到4.5 雅思低语言申请,甚至给中国学生提供的奖学金,好景已不在。
而被中国学生疯狂申请的可能算是uiuc了,顶着研究生会计专业排名前三的光环,凭着本科商科排名top 15的荣耀,中国学生和家长挤着想进去。直至2010年,拒掉了大批sat1300以下的学生,偶尔几个幸运的学生,1200的sat跻身uiuc了。2011年的uiuc ea结果出来,就足以让人心寒!
密西根州立大学,今年对于语言达不到正常录取的学生,也要在入学前达到语言要求(雅思6.5),也可以选择在学校读一段时间的语言。
就算是以前申请难度不大的kansas state u,今年也开始谨慎起来,gpa 太低的学生不收,最少也要3.0以上。
……
种种的案例,让学生和家长已经不能用以前的成功案例来预估录取了,盲目的乐观,最终就是申请的失败!
虽然,还有大部分家长在名校的情怀中纠结,纠结,而不顾学生本身是否与学校匹配,是否真正具备实力。
但是,已经有一些学生家长明白过来了,选校更为理智,谨慎。这是令人欣喜的。
就说今年的王同学,EA 密西根安娜堡录取了。其实在选校单上,学生不乏喜欢的uc系统的圣地亚哥,洛杉矶分校,还有纽约大学。尽管学生也选择了chicago,stanford 等等来冲刺。
还有更让我感慨的是执信的钟同学,家长从孩子高二上学期的时候就找到我们,家长的选校非常理智,在我们的建议下申请了南卫理工大学,马里兰,centre college,家长也选择了drew college,仅仅在12月,已经收到了南卫理工大学一年1.2万美金的奖学金(连续四年),drew college(连续四年) 一年1.35万美金的奖学金。当同学还在翘首期待的时候,两所学校的录取已经揽入怀中。 我觉得这与学生和家长跟我们充分沟通,最终理智选校是分不开的。
希望更多的家长,学生能够多点了解美国大学,充分分析申请形势,真正挖掘自己,申请到适合孩子的美国大学!
谁伤害了密西根大学的热情?
密西根大学安娜堡分校(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老牌美国公立名校,连续多年在新闻周刊美国大学综合排名前30,上海交大世界著名学术大学排名前20,一向对中国留学生情有独钟,每年大把撒出录取通知书,不料想今年却惊天逆转,对中国申请者上演了一出釜底抽薪的戏法。这是为什么呢?
密西根大学安娜堡分校,一度被称为对中国学生最一往情深的美国一流大学。它的理工科在世界上屈指可数,即使是它的历史系和艺术系也是顶嘎嘎的。就是美国本土学生,没有排名前百分之十的平均成绩,没有2000多的sat,没有一定的课外活动,想进门也是提心吊胆,每年被淘汰的大一学生更是不计其数。
但是,即使是这样一所牛校,偏偏对中国学生情有独钟。自2005年起,每年从11月底开始,都会对中国学生大发录取通知书。它使用的是惯常的美国打法:动之以情,用密西根安娜堡的金字招牌和甜言蜜语招揽中国优秀的中学生。这类招数在美国很管用。密西根安娜堡可能相信中国学生跟美国学生一样,可以被感动:先是抢先第一个送来录取祝贺,接着寄来包裹,然后是不断的email联系。由于这个时间拿到的是人生第一个美国大学的录取书,中国学生哪有不激动的?遗憾的是,密西根安娜堡典型的美国式求爱在中国家长和学生面前效果不佳。
密西根安娜堡一往情深的招生战术在中国碰到了滑铁卢。2005年密西根安娜堡是第一次大规模对中国学生招生,有二十多人,战绩非常好,招收到一批优秀的中国学生。于是06年开始干脆在11月份就开始发录取通知书,东北育才外国语一个班级8人申请,结果8人全部收到录取书。可入学的人并不是非常踊跃,即使是去排名差一点的其它大学,学生也不愿意去密西根安娜堡,最后只有一个人去了。这样的情况在北京、上海、南京重复上演,导致06年密西根安娜堡在中国战绩平平。密西根安娜堡不甘心,07年、08年还是发放大量录取书,感情攻势更加猛烈。但是发放三份录取书,也招不来一个中国学生。尽管密西根安娜堡的招生官员有所醒悟,但还是在2009年底前发放出来近千份的录取书,2010年秋天,只有一百多名中国学生在选择就读这所世界著名大学。它的整体录取率是50%,但在中国勉强只有大约10%,你让人家情何以堪?
在四五年的努力不理想之后,密西根安娜堡貌似豁然领悟,原来自己的美国式热情遭遇了中国式冷面孔,中国家长和学生太理智了,甚至面子超过了里子。对于一个中国学生来讲,当11月份就拿到第一份美国大学录取书,而且还是密西根安娜堡的录取书时,的确会雀跃而起,家长也是奔走相告。但是好景不长,同班同学接二连三拿到密西根安娜堡的录取书。这时,学生会感觉自己的录取书不是唯一的,面子不好看。尤其是看到可能学习不如自己的学生也拿到了的时候,喉里更是五谷杂粮,难咽。更有甚者,用中国式智慧对付美国式套路的招数也出来了:送上门的不是买卖,你不是11月就出结果吗?那距离大多数学校的申请截止日期1月1日还早着呢,你发录取书又那么大方,那我们就拿你做保底吧。你录了,我们拿来高兴高兴,然后继续申请排名更高的学校。这样一来,密西根安娜堡就成了中国学生的垫脚石,身为名门贵族的密西根安娜堡,岂肯被人随意践踏!
因此,在留学领域,排名自然是个不可避免的话题。所有学生和家长在选择好一个国家准备选择大学时,由于对国外大学的信息知之有限,自然第一时间会问:我怎么知道什么大学好?什么大学不好?这种情况下,各种版本不一的大学排名就会派上用场,毕竟有个12345的排序,好坏自然一目了然。美国留学尤其需要一纸排名来为申请人做一个扫盲式的参照。因为美国大学近4000所,良莠不齐,除了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常春藤外,国人对于很多美国知名的大学如:华盛顿圣路易斯、维克森林、里海大学等等,在美国都是排名前30的享有盛誉的大学,而每每提起,中国学生和家长都知之甚少。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我是很赞成每年能有一个美国大学的排名,好给国内有留学意向的学生及家长一个参照。而对于美国大学来说,最被大家普遍认知和使用的,是美国《世界新闻与报道》us news and world report(以下简称:us news)每年8月推出的各类大学及专业排名。
但是另一个层面,如何正确看待和使用美国大学排名,还是有讲究的。首先,我要说一下一些比较普遍的中国学生家长的使用误区。
1.根据学历层次正确如何使用综合排名和专业排名。us news 的排名花样繁多,其中一个涉及到综合型大学的排名(national university ranking)最为中国学生熟知。但是殊不知该排名是针对那些大学的本科教学质量、招生难易程度等进行的,其实并不能体现这些大学在某些专业领域内的科学研究能力。因此他更适用于申请本科的学生和家长参照。而如果学生要申请研究生或博士生,必须了解所学专业的科研能力的话,申请人必须参照研究生院排名,而不是大学的综合排名。以一个最大众化的计算机科学专业的排名和综合排名来做比较,我们可以看出2者的较大差异。
2.根据学生留学后的职业规划使用大学排名:根据每个学生留学美国目的的不同,也可以善用排名来做参考。比如有的学生希望学成后在美国就业和寻求移民机会,那么一定要选择自己所从事专业的专业知名度较高,排名较好的大学来就读,因为专业排名高意味着该大学的这个专业被就业市场认知,从而为学生增加毕业后的面试机会,达到在美国就业和移民的初衷。而有的学生确定留学后要回国发展,中国的用人单位可能更专注这些大学在中国的知名度,而这些大学的该专业具体排名如何,可能会被放到次要考虑的位置,因此,这类学生我就建议要参考综合排名,或者在中国非常有知名度的大学,如:纽约大学、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加州大学(各分校)、常春藤盟校等。
总之,美国大学排名并没有一个官方的评估,而是传媒机构依据每年的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其中也不乏商业目的操控。因此,客观看待和善于运用这个排名,才能真正为自己的留学申请服务,而不要被这个所谓的排名操控和拖累,变成:为了排名而申请,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本站 elena 邵老师 工作qq:1377720446 电话:021-52340557
msn: usaedu109@hotmail.com
email: elena@usaedu.net
自我介绍: 四年多签证培训经验,熟知美国国家教育体制、留学政策、签证政策和升学途径。成功帮助数百名莘莘学子制定最佳海外升学方案,实现留学海外、成就美好人生的梦想。
在这个行业工作责任很重,因为它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前途,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全家的重中之重,牵动着家庭的全部希望,因此,我对自己的每个工作细节都要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贯坚持一切为家长、学生方面着想的咨询角度,为每一个学生度身制定一套最适合他的学习计划。
12月份,美国大学秋季入学的申请进入最关键的时刻;细心的学生和家长可能已经发现了今年与往年的不同。
据美国雅虎新闻网15日报道,美国各高校日前正在修改相关录取标准,以便剔除投机取巧者。全美几所最著名高校的招生工作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有8项审查标准将有所调整。
1.在每个申请者身上花费的时间进一步减少。根据美国全国高校新生录取指导教师协会(nacac)的调查,2009年平均每个教师要负责的申请者数量为514人,而2008年仅为423人。高校方面表示,未来这一数字还会进一步增加。由于经济危机,校方无力雇佣更多的教师来筛选申请者,所以每个老师的任务更重了,他们审阅每份申请的时间也就更短了。比如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负责录取工作的教师仅用15分钟就看完申请者递交的材料。
2.申请截止日期提前了。很多公立大学鼓励或明确要求申请者尽早提交材料,以便让校方人员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审查。有些学校甚至要求学生在前一年9月就提出入学申请。
3.进一步减少对于高中教师推荐的依赖。不少大学招生部门人员表示,现在高中教师所写的推荐信越来越缺乏参考价值,nacac的调查发现,在2007年到2009年间,那些高中教师所写推荐信具有相当重要作用的高校所占比例已经从21%下降到了17%。
4.大学对学生高中时的班级排名也不像以前那样重视。nacac主席吉姆•米勒对此解释说,很多高中现在已经开始拒绝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所以大学方面别无选择只好降低该因素在录取过程中所占的比重。
5.比以往更加重视申请者高中所学课程的难度。相关研究表明,在高中时越多学习过高难度课程的学生就越有可能在大学阶段取得成功,因此高校录取部门也日益倾向于淘汰掉那些在高中阶段专挑容易课程学习的申请者。
6.更加重视申请者所写论文的质量。特别是一流名校对此尤为看重,他们甚至凭此一项便能决定是否录取申请者。
7.更注重申请者高三学年的表现。以往高校在录取新生时总是高度聚焦于此人高中头两年的表现,但目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华盛顿大学的巴林格表示:我们认为高三这一年的表现才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不希望看到他们此时松松垮垮地混日子,而是应该进一步加大学习难度。
8.对申请者材料的审查更为严格。包括哈佛在内的一些大学正在加强对于申请者所递材料的审核力度。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采用一种名叫turnitin的专业软件,来判别申请者所写论文是否存在抄袭行为。
本站邵老师 电话:021-52340557 工作qq:1377720446
msn:[email]usaedu109@hotmail.com
email:[email]elena@usaedu.net
自我介绍:四年多签证培训经验,熟知美国国家教育体制、留学政策、签证政策和升学途径。成功帮助数百名莘莘学子制定最佳海外升学方案,实现留学海外、成就美好人生的梦想。
在这个行业工作责任很重,因为它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前途,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全家的重中之重,牵动着家庭的全部希望,因此,我对自己的每个工作细节都要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贯坚持一切为家长、学生方面着想的咨询角度,为每一个学生度身制定一套最适合他的学习计划。
从申请经验和信息总结来看国际学生申请美国名校,以下几个方面还是美国校方非常看重的。
美国校方看重:第一,ibt成绩。
美国大学对国际学生是要求提供ibt成绩的。大部分前20的学校都要求ibt 100分,甚至有些学校没有明确规定托福的分数,比如哈佛大学,就没有明确规定最低的分数要求,但是又有几个国际学生分数低于100分被哈佛大学录取了呢。
美国校方看重:第二,sat 成绩。
综 合排名前20的美国大学一般sat1前两部分的平均分在1400左右,针对中国大陆的学生,部分学校没有要求一定要考sat,但是,如果你想申请到高额的 奖学金,sat是必不可少的。有部分学校要求必须要考sat2,可以根据所申请的专业来选择科目。像boston university大部分专业申请都需要sat2成绩,除了college of general studies和college of fine arts对sat2是recommended。学校要求必须要提供,即使托福学校收到了还是无法给学生评估的。
美国校方看重:第三,GPA成绩。
学生在高中前两年或三年的平均成绩至少85分,最好在90分以上,美国大学会通过申请人在高中学年的平时成绩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是非常重要的可参考的一个标准。参看美国前30乃至前40的学校,几乎都要求gpa3.5以上。
美国校方看重:第四,排名。
美国大学还是很看重学生在班级或年级的排名,这个排名可以很形象的展现学生的成绩是否优异,美国前20的学校往年录取的学生中至少有50%是排名在前10位的,如果申请人所就读的学校的平均gpa 普遍不高,但是你在年纪的排名很靠前,也会有利于体现你是否优秀。
美国校方看重:第五,丰富的课外活动。
美 国大学是很看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丰富的课外活动能很具体的展现出学生在课堂之外的优点,特征,潜力,比如作为学生会的主席,能很具体的反映出学生的领导 能力,比如组织同学参加了募捐活动,能很形象的反映出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能力。还有在一些大公司实习的经历也是美国校方非常看重的。
美国校方看重:第六,推荐信。
美国大学也是很看重你的班主任老师或任课老师以及其他领域的长辈们对你的评价的。
美国校方看重:第七,研究性的小论文。
作为高中生,能深入的完成一份论文,不需要长篇大论,只需要观点明确,也一定能在你的申请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2010年,中国已经取代印度,成为在美留学生人数最多的生源国。2009-2010学年,中国赴美学生增长近30%,在美学生近12.8万。今年1月19日,中美两国在华盛顿还发表联合声明。声明中,美方承诺对于中国学生的留学提供签证的各方面便利条件。由此可见,日后中国学生的选择会逐步拓宽,来美国留学将越来越容易,就如选择国内大学一样。 之所以出现这种变化,是因美国经济低迷,而中国很多家庭有条件送独生的孩子出来读书了。美国各大学甚至设立专门的招生人员,远赴中国招生,中国留学生一下子又成香饽饽了。也可以说,这是美国向中国学生扩招。在这种扩招之时,中国学生当作何选择呢?我想任何一个考虑留学的人,都应该问自己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不要留学?
首先需要问的问题是,我们要不要出来留学?我希望通过这样的体验,得到什么?在目前的生活阶段,这个选择对我是否合适?我的看法与一些批评小留学生的作者恰恰相反,我觉得要么早出去,要么别出去。我觉得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选择非常简单,因为到哪里不是重新开始?再说趁着年轻时候精力旺盛,一鼓作气把博士或者其他所需的学位拿下,是一件很顺理成章的事。
这一点和美国人没有可比性,他们五六十岁开始都可以,因为他的根就在这里,也无需考虑签证啊、以后的工作签证配额啊之类的问题,所以一切都很容易,但是很多方面的小问题,就可能拖中国人的后腿,使得我们人生的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比如很多人在等绿卡期间,没法换工作,只好忍气吞声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没法挑三拣四。美国社会很自由,但是对于美国人自己来说,更自由一点。
所以我鼓励年轻人多出来读书。如果有留学的想法,那么最好趁早一点,本科后或者工作一两年后就出来。我当年在国内读完了研究生,然后又工作了好几年,又有了孩子,然后出国,换了个专业读,就觉得很累,劲头也不大。如果回头重来一次,我会选择本科后尽早出国读书,而不是拖到三十多岁。或者是到了三十多岁的时候,就死了心别出去了,否则得不偿失。—— 当然,这只是我基于自身阅历的一点笼统看法。
另外,不同的人情况不一样,不要以同学为参照系,而应该以自己的现状为横轴,以未来的理想为纵轴,这样去画出自己的坐标来。有的人不出国,在国内已经有了好的事业和家庭基础,出国留学未必是个明智的选择,尤其是周期比较长的博士学位。如果爱好做学问,不喜欢某个专业,仅仅因为好申请、好拿奖学金就来读,会读得很痛苦。不妨考虑考虑自己是不是适合这条路,会不会喜欢,还是利用国内现有条件,继续发展更为有利?当然,也可利用过去的经验化作财富,经过留学,实现职业的升华,也会是一个很好的出路。这种选择,不会有固定答案,大家应该根据自身实际,分析留学一切有形无形的损失和收益。
第二,要不要来美国留学?
美国人出国,很少说出国,而说去具体哪个国家,比如法国还是德国还是韩国,但是我们则笼统地说出国。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选择也已经很多,去英国的、法国的、美国的、俄罗斯的各个地方都有,出国的标签已经过时,也毫无意义,因为国与国之间经济、文化和政治和生活等方面差距太大。
所以,大家应该想清楚,去美国是不是上佳选择?各个地方,尺有其短,寸有其长,例如,去英国学时比较短,一般很快就能拿到学位,但是多半情况下得自己筹资。去欧盟,可以体验文化的多元,还可轻松游历多个国家。我有朋友甚至说他周末的时候会跨越国境去打八十分。和这些地方相比,是不是来美国最适合自己呢?美国社会包容性比较强,且日后有移民的可能,但是如果你没有这方面打算,比如你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你以后没可能连根拔起去另外一个国家生活一辈子,那么未必就得来美国。
来美国读书,一个人需要非常独立。除了平时的学习和课程安排需要各自计划之外,生活上也有很多困难,需要一步步克服。举个简单的例子,和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很多欧洲国家不同,美国出门没车,寸步难行。来了之后得学会开车,你还得买车。另外,美国社会不会对新来的人区别对待,平时大家不把你当外人,但这说明他们只会用对待自己国民一样,甚至更苛刻的条件来要求你,比如你去申请信用卡,人家不会体谅你是外国人,在美国毫无信用记录,故而特别优惠,银行会对你一视同仁,你需要一切从头来,得依靠自己事先用那种小额储蓄式的信用卡,慢慢积累信用。诸如此类很多小小的困难需要克服,需要做好思想准备。当然大部分人都是这样一步步过来,遇到困难的也不止你一个,也无需因此而被吓阻。
第三,来美国留学要读什么专业?
一个最容易的答案是什么专业好申请?但很多时候,这问题短视,而且没多少实用价值。更为关键的是问题是:一生当中,我想做什么样的事情?这个问题,别人没有办法替代自己回答。如果你想清楚了这个问题,其它一切都水到渠成。
这一点或许很难回答,但或许很好回答。说很难,是因没有人能预见未来,一步到位地定好自己的目标,以后再作调整甚至再三调整是正常情况。说容易,是因为你知道什么样的工作或者活动,能给你提供最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这和他人说的那种可复制的成功无关。人和人不一样。比如所有人都在说提升领导力,让人以为,在职场,好像只有做领导才行。有人根本不是这块料,跑到那样的位置上做得很累。人的才能和喜好本来就有差异。有人喜欢给人出谋划策,但是实施不行,那么他在顾问的位置上更开心。有的人喜欢推销一切,你让他在营销和销售的位置上他如鱼得水。聪明人的聪明,在于他们知道自己哪些地方行,哪些地方不行。
如果无法决定到底以后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可以问一下自己:过了20年、30年后,我希望自己在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很多选择看起来并不难,因为有些职业你可以一眼看到底,知道以后是什么样子。比如在美国高校当教授,你几乎可以将自己的生活图景,精确到每一年,比如前面几年熬终身教授,熬到之后如何做研究,学术服务或者教学,这个是不是你喜欢的生活方式?你可以去看看做着同样职业的某些人,从他们身上去看这一行做下去是怎么回事。
更不要以热门专业为立足点,决定自己申请学校和专业的标准。当年,计算机热门,中国学生一窝蜂去读计算机,毕业后正好遇到网络泡沫。后来金融热门,大家又一窝蜂去读金融,结果毕业了正好遇到华尔街的冬天。 如上所述,热门专业未必一定都适合你。套用肯尼迪的一句话:不要问你去什么热门专业,而要问什么专业里你会成为热门。
第四,选定来美国留学的专业后如何申请?
申请学校就好比公司包装上市,投资者看的是你包装出来的一个故事。人们希望看到你这个人是怎么回事?是什么背景?这个背景经过我们这个专业的训练,是否有助于他(她)达成他的愿望?所以除了考出托福、gre等等之外,应该在找人写推荐信,和自己的个人陈述上多下功夫。诚然,日后我们的志向、市场行情等等都有可能改变,但是一开始的基本想法,这个你可以有。你不但有,还要真心有,你如果连自己都说服不了,别指望别人能听。
申请美国学校,很多人是同时申请很多所,因为不知道到底哪个最终会录取自己。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程,从一开始就必须有条理,需要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按照截止日期,将各项工作倒推回去。选好学校好,应该清楚地知道各个学校的要求,然后挨个去准备。此事也可利用技术手段,管理好自己的时间、申请文书等等。比如可以利用电子日历,记录各个学校的报名截止日期。利用diigo等工具,储好各个专业申请的网址,标出其要求,甚至可以列出大的表格出来,好好管理。
招生就像创投,在众多的优秀申请者中,将有限的资源压在一一些看起来会是回报最大的选手身上。这是一位著名大学招生工作人员的原话。
那么,什么是大学的资源呢?什么又是大学所希望的回报呢?
对于招生这件事情来说,美国大学的资源就是招生的名额。名额的背后,大学的资源是她的名誉、师资、设施、管理、经费等。所以说,对大学来讲,每一个招生名额,就是一份创业投资基金,就是赌徒手上的筹码。
美国各个大学招生的对象与大学本身的条件是分不开的。例如:美国著名大学就是希望她的毕业生能够比其他大学的毕业生,为社会、为这个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简单地说,就是希望她的毕业生能够成为社会名流。因为,在一个理想的社会里,名人应该是对社会贡献最大的一群。在现实社会里,名人不单能够为其母校带来捐赠,也可以为其带来无形的资产,提供知名度。如果说,美国著名大学招生有一‘个至高无上的标准,那一一定就是:选择最有可能成为著名人士的学生!
中国人有一种名校情结,进入排名靠前的名校,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都是一件很有面子、值得炫耀的事。这种想法在中国是可行的,但你若把同样的想法套在美国名校身上,就行不通了。
首先,排名无统一标准。
在 美国是没有官方的大学排名的,所谓美国大学排名,都是美国的一些非官方组织所为。这当中至少存在5种完全不同的排名结果,分别是由《美国新闻与世界报 道》、《菲斯克大学入学指南》、《普林斯顿评论》、《耶鲁大学内部指南》、《华尔街日报》所给出的排名及其他一些排名标准。这些排名相互并不统一,这个排 名可能认为哈佛大学是第一位,另外一个可能就将哈佛排在第五位,有些很好的学校未必会出现在这5大排名体系中。
其次在美国,美国本土的学生和家长不会过分关注这些排名的。
美 国学生在选校时,并不会只盯紧哈佛、耶鲁这类名校,他们知道如何判定自己的实力,更知道排名并不能决定一切,真正要选择的是适合自己的学校。综合排名靠前 的学校,也有着非常一般的科系;而有些排名一般的学校,却有可能隐藏着极为顶尖的专业。除此之外,有很多优秀的文理学院在美国知名度很高,但在国内却鲜为 人所知,如果你真的想接受顶尖的专业教育或是毕业后有留在美国工作的打算,那么就必须要抛开所谓的名校情结,挑选适合的专业和学校了。
再次,无论你最终是去了名校还是非名校,都存在一个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文化差异。
美 国是一个有着多元文化的国家。一些地区对外国人、尤其是亚洲人是持接受态度的,但另一些地区就未必。如波士顿学院,排名第34,学校风景优美,交通方便。 尽管排名靠前,但该校有70%的学生信奉罗马天主教,而且学生们以不同的民族为界限形成很多小帮派,并不太适合中国学生。又比如亚利桑那大学,虽然排名第 96,但也很不错。学校不仅气候和地理位置好,环境优美,而且学术上也非常严谨,学生在课程与活动方面的选择范围很广。
美 国的教育质量和体系是世界公认的,那么在这样的留学热潮中,作为申请者,应当如何选择学校呢?我个人认为首先是要找出自己的兴趣和擅长的科目,结合专业的 发展前景和就业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再者,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排名25名的学校与排名52名的学校并没有什么太明显的差别。尤其对亚洲留学生,出 国面临着学校环境的适应、文化的融入及价值观认同等问题。选择一所自己喜欢的学校,并能开心生活,学习四年对他们走向社会、培养自信心有很大帮助。因此, 建议学生及家长在择校时,不必太在意排名,也不要因排名而左右自己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