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学业成绩有方法
优 异成绩可以指专业平均分,也可以是综合平均分,或者是班级、年级排名,甚至是某一门或两门课的成绩。不少学生申请时会纠结于这样的问题,认为自己的综合平 均分不具有优势,分析下来,主要原因是有一两门政治理论课程拖了后腿,其实遇到这样的情况也不要紧,你可以重点突出专业平均分和班级排名,另外你也可以针 对某些专业的申请,突出你某个专业的成绩。比如,你想申请统计学的研究生,如果你的数学成绩优秀,也可以在个人陈述中提及或者找数学老师来做推荐。分数就 是申请的生命线,高分才能确保高成功率。当然,这仅仅是申请时的一个小技巧,更重要的是,要保证大学四年的平均分在一个很高的水准,需要平时不懈的努力。
善于总结社会活动经历
很 多学生在大学期间都当过学生会的干部,组织过类似英语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大型活动,申请时,如果参加这些活动并有证书、志愿者证、活动照片加以证实,就 可以为申请加分。还有些学生有出国的经历,比如参加过某个学校组织的夏令营等。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你确实参加过此类活动,不妨简练地写一下自己从中的收 获,这对成功申请也是非常有利的。尽管硕士申请对工作实习经历不作要求,但学生如果有这方面的经历不妨写一写,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注重挖掘特色
申 请时,注重方法对学生来说很有帮助。比如,如果你所在的学校综合排名不靠前,但专业比较突出,应该在申请中突出专业排名,当然,申请资料填写的学校、专业 情况,应当在学校官方网站上查询到。如果专业也不是很突出,不用急,还可以突出学校所在的城市,比如你想继续攻读商科,你的学校又在上海一带的话,在地理 位置上,可以让学生在大学生活中吸收到更多的商业元素,这个对申请商科很有利。
回答好三个问题
这 个要申请人静下心来认真的思考,自己有什么别人没有的特点。有些学生也许会说我没有什么特色,其实不然,我们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招生官 员对大堆雷同的文字并不感兴趣。出彩回答三个问题,可以让你从人群中跳出来,吸引被申请学校考试官的目光。这三个问题是:你为什么适合申请该专业?通过学 习你能获得什么?五年之内有什么样的具体职业规划?
争取时间优势
学 生在大三一结束就开始准备留学,递交申请。这就是我们要强调的时间上的优势。可以说大三结束是一个非常好的时间,那时候学生有了6个学期的完整成绩单,已 经可以开始递交申请了,早递交就能确保早点被国外的学校审理到。国外很多大学接受申请通常采取的做法是先到先得。换句话说就是早申请,早拿通知书,早占位 置。
一、香港大学
香港排名第1,亚洲排名第1,世界排名第22。对内对外透明度最高的大学。
港大成立的香港大学世界联系网,每年为校内约十分之一的同学提供到海外学习的机会,与世界逾一百五十所院校开展学生交换计划,与全球三百多所院校及科研机构进行教研合作。
港大积极联系国际机构如汇丰银行、ibm等,安排实习职位,就业机会遍布世界各地。港大毕业生为各大企业机构聘请人才的首选,就业及升学率和薪酬水平均为全港院校之冠。
二、香港科技大学
emba课程与机械工程研究发表量是世界第一。
香港科大商学院已成为公认的亚洲第一商学院。科大现为香港唯一设有高等研究院(高研院)的大学。
科大工学院的教授在教学和研究方面成就非凡,享誉国际。他们从事世界前沿研究并发表大量高水平论文、取得多项专利成果并与业界合作进行实用产品的开发。
机械工程学系于2000-2003年期间所刊登的研究论文平均量位居全球前三位,与斯坦福大学及加州理工学院相若。
三、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拥有17个香港最佳专业,位居香港各大学之首。占评选专业总数的35.4%。[siteserver_page]
四、香港城市大学
城大全球排名跃升至第110位。城大工学科研论文质量连续四年位居香港之首。
商学院成功通过国际管理教育协会(aacsb international)的入会评审,是大中华地区的第3间获得认证的商学院。
社会科学院,全球排名 61(英国泰晤士报),媒体与传播系,根据2007年香港政府公布的最近5年研究评估,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以89.3分名列全港大学传媒领域第一名。
五、香港理工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在金融及经济方面的研究名列全球第42位。
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的排名位居亚洲第一,全球第二位。
六、香港浸会大学
《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的2010世界大学排名,香港浸会大学排名第111位,首次进入世界200强,同时,在亚洲位列第13位。香港浸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获得了aacsb认证。
香港浸会大学开办的中国研究、体康管理、欧洲研究、翻译学及人文学等课程,是香港首创的。浸大传媒学院是全港首家应用全球媒体网的院校.
马上咨询哈鲁教育专家,了解更多留学资讯
一、香港留学费用—详解
以香港大学为例,内地委培1年,学费3万人民币。(除港大有委培政策外,其他高校均是直接大一入学)
在港三年费用:
学费:11.9×3=35.7万港币(学期长度:每年一般8个月左右)
学校食堂伙食费:60(每天)×30=1800港币/月
书本费:每学期依据专业从几百到上千不等。
其余生活费(交通、购物、同学聚会、短途旅行):1200-2000港币/月
住宿费:9000港币/年(如果外租的话,算上学校补助一般和住舍堂费用相似或略多出少许。)
兼职:以教普通话为例每小时可赚100-120港币
总体而言,香港大学的学生每年的花费在16万-18万港币左右,在港念书3年,大概需花48-54万,再加上内地委培一年,总共在50万上下,如果获得香港大学提供的全额奖学金,基本能够抵消这一项支出。
二、香港留学费用---兑换港币
内地同学有些麻烦,对留学的学生所有内地银行需要如下文件才能兑换:马上咨询>>>
1)offer原件,复印件,
2)奖学金证明,原件复印件,
3)以上英文原件的中文翻译原件,复印件,需加盖翻译公司公章;
4)身份证原件复印件;
5)护照和签证原件复印件,如果没有签证只能换小额港币;
6)换完了还需在银行存入。
三、香港留学费用---汇款
1)所有内地银行个人每天外汇汇款不得超过2000$;
2)电汇,单笔不得少于1000$;
3)汇票,没有最低限制,但是有同样的上限,汇票上只写大学名字即可,不用写帐号。不同的银行又不同的要求。
马上咨询哈鲁教育专家,了解更多留学资讯。
然而,全香港仅有10所高等学府,其中只有8所提供硕士或硕士以上的学位课程,每年能够接收的内地学员名额相当有限。那么香港硕士申请都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下面是威久留学专家总结介绍的香港硕士留学的全攻略。
香港的硕士学位分为授课制硕士和研究型硕士两大门类。虽然毕业时学员获得的同为硕士学位,两类课程的学习模式可谓是大相径庭,申请方式也截然不同。授课类的硕士往往只需要一年,就可以完成全部的学习任务,学生毕业时获得相应学科的硕士学位,研究型的硕士课程往往需要两年时间,学员以跟随指导老师做课题为主,以上课为辅,学生毕业时获得相应学科的哲学硕士学位。[siteserver_page]
授课制硕士的申请
申请授课制的硕士,最关键的是要具备校方所要求的语言成绩和相应的学士学位。语言成绩方面,香港的高校与英国、澳大利亚等英联邦国家的高等学府有所不同。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高校,虽然也要求申请人提供相应的语言考试的成绩,但是这些国家的高校可以为语言成绩未达到要求的申请者发放conditional offer。获得conditional offer的申请者,可以在专业课学习之前先期抵达学校,到大学附设的语言中心缴费后,参加一定时间长度的语言培训课程。语言培训课程结束之后,即可顺利进入到相应专业课程开始攻读硕士学位。香港的大学并没有语言中心,因此,如果申请的学生没有达到校方所要求的托福或雅思成绩,就不可能获得录取。很多内地学生往往关心雅思和托福成绩哪一种更加有说服力。无论你准备参加托福考试,还是准备参加雅思考试,只要你能够获得学校所要求的成绩即可。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在同一所高校,不同的课程也会对申请者有不同的语言成绩要求。通常而言,理工科专业对英语能力的要求相对较低,而新闻学、教育学等文科专业,则对英语的要求较高。马上咨询>>>
由于授课制硕士往往不提供奖学金,申请人还必须考虑经济方面的问题。香港各所大学的硕士学位的学费有所不同,同一所大学的不同专业,学费往往也有不小的差异。通常而言,学费往往在8万至12万人民币左右。再加上每年约5万元人民币的生活开销,在香港攻读一个授课制硕士学位的全部开销应该在13至17万元人民币左右。和英、美等国家相比,香港留学在开销方面,的确拥有不小的优势。
研究型硕士的申请
与授课制硕士的申请相比,研究型硕士的申请,竞争就颇为激烈。香港各所大学都为全日制的研究型硕士提供全额奖学金,每个月的金额超过12000港币,相当于香港大学毕业生的基本工资。除此之外,大学的学术委员会还会赞助研究型的硕士到世界各地参加各种学术会议、接受各类学术培训,以确保他们的科研项目在国际学术界处于前沿地位。研究型的硕士在申请过程中,不仅需要提供语言成绩、本科成绩单、教师推荐信,而且还需要递交一份详细的研究计划(research proposal)。研究计划不仅需要符合国际学术界通用的格式,而且还要求所选的课题具备一定的前沿性和可操作性。申请人必须在研究计划中充分证明自己对该学科的了解程度,以及自己的课题可能对该学科产生的推动作用。内地的本科毕业生往往罕有学术研究的经验,因此大部分研究计划都很难进入到复选阶段。[siteserver_page]
研究生未来的就业方向
在出路方面,硕士毕业以后,约有一半的内地学生选择回到内地工作。另一半学生,则选择了留在香港工作,或是转到北美等地继续深造。通常而言,由于授课制硕士的课程设置相对比较实用,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也往往有较大的优势。研究型的硕士在毕业后,一部分继续留港攻读博士学位,另一部分则凭借硕士阶段发表的学术论文转到北美更加顶级的大学攻读博士。通常而言,研究型的硕士一般都会在毕业以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所以对于并不想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同学而言,大可不必申请这一类的课程。马上咨询>>>
学校和专业的选择
申请学校时千万不要盲目地轻信各类大学综合实力排名。虽然媒体每年都会对全港的10所高校进行排名,但是这些排名在香港本地的影响力颇小,也基本上不影响香港本地学子的选择。务实的香港人更加看重的是每年媒体公布的各专业最佳课程排名。在这个排名中,媒体会列出各个专业本港的前三名,以供申请人报考志愿时参考。换而言之,与内地学生先选学校后选专业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香港本地学生一定是先选专业后选学校。香港很多高校都会公布历年各个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并且对各个专业的平均薪资进行排名。从过去几年的排名中可以看出,热门专业的学生,即使毕业学校不甚理想,依然较容易获得一份报酬不菲的工作;而冷门专业的学生,即使出身顶级名校,依然在求职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很多还可能会被迫改行。硕士学习是一个投资颇大的人生决定,希望大家能够做出理性的选择。
马上咨询哈鲁教育专家,了解更多留学资讯。
香港留学mba的申请条件:
for general stream须同时具有以下四条:
1) 完成中国大陆高校或香港大学所承认之其它高校本科学习,取得学士学位者;
2) 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并具备管理潜质;
3) 参加全国工商管理硕士入学联考,达到两校联合确定之录取分数线;或者有效gmat成绩在580分及以上者;
4) 应具备英语语言水平:toefl成绩550分及以上(机考213及以上;网考80及以上);或ielts成绩6分以上;或者等同水平。
for executive stream须同时具有以下四条:马上咨询>>>
1)完成中国大陆高校或香港大学所承认之其它高校本科学习,取得学士学位者;
2)有七年以上工作经验,三年以上中高层管理经验;
3)初审通过后申请;
4) 应具备英语语言水平:toefl成绩550分及以上(机考213及以上;网考80及以上);或ielts成绩6分以上;或者等同水平。
符合上述条件的executive stream申请者,将受邀参加两校联合组织的面试及入学英语笔试。考生成功通过该差额面试,并通过香港大学的审核后,将由香港大学签发录取通知书,成为香港大学正式注册之imba学生。香港留学mba申请中的三年工作经验指的是截止到入学的时间全职工作3年。一般情况下指的是你大学毕业以后到入学的这个期间的工作年限。
马上咨询哈鲁教育专家,了解更多留学资讯
第一、香港是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也是一个金融经济中心;中西文化交汇的地区,推行先进的教育 模式,理论与实践并重,有着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事业上有更多的提升机会。在香港读硕士最大的优势在于免试入学,通过递交申请材料、面试,条件优秀者,就可 以被录取,学生不用远赴海外就可以感受不同的学习背景及文化特色,增长见识,开阔视野。
第二、香港的高校教学方法和内地不同。香港高校的硕士学位在学习年限上比内地高校时间短,是一年全日制,课程安排紧密,这样在国内两年才能读完的课程在香港一年就可以完成,而且学习的内容很实用,能切实应用到工作当中。
第三、在香港的高校获得硕士学位的同学可以选择去海外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香港高校的硕士学位受到很多国家教育机构承认而内地,部分高校的硕士学位在国外还未得到承认,所以这也是选择香港高校进行学习硕士课程的一大优势。
第四、香港与内地互认高等教育文凭。
第五、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于2008年9月推行的新政策中已经规定了,凡向入境事务处提出申请的应届非本地毕业生,一律可以无条件留港,逗留期限为12个月。在这段期间他们可以随意就业。其后提出的延长逗留期限申请,则会根据其他非本地毕业生申请在港受聘一样处理。
一、传媒专业
香港浸会大学的传媒专业,从2008年开始,每年该专业的招生人数都很多。而且要求一年比一年严厉,申请难度越来越大。
香港中文大学传媒专业,在招生的时候,严格控制内地学生的数量,可以想象内地生竞争之激烈,中大传媒的几个专业当中,多数课程是白话授课,如要报读,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二、金融专业
金融专业一直都是大学专业选择最多的一个专业。去香港留学也不例外,目前依然是谈论最多的。
香港大学的金融专业的申请者,申请时拥有如下条件,将会事半功倍。1、银行相关工作经验,职责内容;2、对报读该专业的认知了解的深度;3、语言能力。
目前,全球金融海啸仍然影响着香港的就业市场,希望学生在求职时有更大弹性,并进一步为自己增值,要想将来能在香港生存下来,从现在本科开始,就要注重校外实践,港企业招收员工时,在乎的不是你的院校出身,而是你本身的实力与工作能力,毕竟香港是一个充满公平,公正机会讲究实力的社会。
培养目标:香港金融专业一般都需要相关工作经验2-3年的时间,金融学专业学习如何进行金融决策,并深度理解金融市场,控制金融风险,进行证券评估,进行公司和非盈利组织的金融管理等。[siteserver_page]
三、市场开发专业
市场开发专业学习市场研究、市场策略、宣传、销售、价格、产品开发、公关等,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对本身企业品牌的推广,以及产品的开发,追求完美的市场策划理念,专门设立了一个市场部。
如果你喜欢与你沟通和交流,喜欢写一些创造性的文稿,喜欢调研,如果你具备说服能力,以及组织能力,那你可能喜欢这个专业。马上咨询>>>
四、传播专业
传播专业研究的是现代社会的种种信息与思想的交流方式。学生要学习政治、历史和宗教演讲,写电视、电影评论,评估媒体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以及传播媒体对道德伦理的探究。传播专业包括广告、广播电视、电影、新闻、公关、演讲等内容。有的大学又将以上的内容细分为几个专业。
传播专业的绝大多数毕业生不在传播媒体,而是在商业管理与销售行业工作,进入电台、电视台工作的机会很少,进入电影界的极其困难。
最后,威久香港留学专家表示,其实留学香港研究生可选的优秀专业不止文中提到的专业,各位同学还是要结合自身的条件和兴趣,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
马上咨询哈鲁教育专家,了解更多留学资讯
香港习俗概括:
香港同胞讲友谊, 态度和善重礼仪;
传统特别喜吉祥, 逢事人人图吉利;
8、6数字很可亲, 愿多相见为神气;
不愿他人问私事, 忌讳谐音含歹意;
家乡多为粤、闽地, 生活习俗似祖籍。
香港的生活细节上有如下特点:
香港人在接受别人斟酒或倒茶时,总喜欢用几个指头在桌上轻叩。3字在香港很吃香,原因是香港人读3与升是谐音,升意味着高升。8和6在香港也很时髦。在粤语中8是发的谐音,发意味着发财。6与禄同音,也有六六顺之意。香港人过节时,常相互祝愿恭喜发财。
礼节礼仪:
香港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一般是以握手为礼。亲朋好间相见时,也有用拥抱礼和贴面颊式的亲吻礼的。他们向客人表达谢意时,往往用叩指礼。据说,叩指礼是从叩头礼中演化而来的,叩指头即代表叩头。[siteserver_page]
一般礼仪:
香港人几乎在所有场合都是矜持和拘礼的;要避免一切可能使中国人失面子的矛盾冲突;蓝色和白色是中国人表示悼念的颜色,应予回避;要备好大量商业名片,你将经常用得上它们。马上咨询>>>
称谓与问候:
见面时与告别时通常握手。初次握手引见后,用双手递上商业名片。
约会礼仪:
约定会见时间后,有30分钟出入仍不失礼貌,不过商界人士通常是遵守时刻的。
款待与馈赠:
客人应邀去赴宴时可带水果、糖果或糕点作为礼物并用双手递送给女主人。不要送钟,它是死亡的象征;也不要送剪刀或其他锐利的物品,它们象征断绝关系。不要比主人先开始饮酒进食。
据了解,去香港留学读硕士最大的优势在于免试入学,通过递交申请材料、面试,条件优秀者,即可被录取。
香港高校多数专业是全英文授课。虽然一些大学承认大学英语六级(cet-6)的成绩,但学生若能提供雅思或托福成绩更好,香港建筑、经济专业课程安排只有一年,且学习内容很实用与国际接轨,获得硕士学位可以选择去海外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香港高校的学位为很多国家教育机构承认这也是选择香港高校的一大优势。
根据香港留学政策,在香港的应届非本地毕业生,可以无条件留港,逗留期限为12个月。在这段期间他们可以随意就业。其后提出的延长逗留期限申请,则根据其他非本地毕业生申请在港受聘同等处理。
前段时间,中国某社交网络上一个叫做留学生的公共主页发布了一条消息,引起留学生和家长的关注。消息说,留学其实和去技校上学是一样的,学技术,包食宿,同时能修烹饪、计算机、美容美发、驾驶、汽修等多种技能。该消息顺见得到了上万条回复,大多数人认为,太对了,面对不断刷新的跟帖令人感慨,留学海外近乎已经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中国人走出国门到海外留学史可追溯到清朝,自同治年起,清政府先后公派出四批赴美学习工程、机械、铁路以及法律等学科的留学生。当时留洋的学生不仅要忠于君主的嘱托更肩负着振兴国家的重任,所以丝毫不敢怠慢学业,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回国之后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例如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和飞行家冯如。与前辈们相比,今日"上技校"的留学生们真的该为自己汗颜了。
在香港留学的内地学生,每年在各大高校注册入学的留学生人数有增无减,然而能够顺利毕业的却寥寥无几。对于毕业率和入学率比例如此失调的现象,大多数留学生表示已习以为常,可见抱着得过且过的消极心态混日子,已经悄悄成为留学生的正常状态。
造成留学生消极学习的意识有多种原因。据调查,有75%的留学生是18岁左右的高中应届毕业生,国内大多数中学生习惯了在父母的施压和老师的督促下学习,所以当他们离开这些鞭策时就很难找到学习的动力。一方面失去了动力,另一方面很少有人具备自学的能力,多数学生们一走出国门就难在学习上花心思了。
当然,大学里不乏有上进努力的留学生,图书馆和自修室里时常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但是笔者发现更多的留学生出现在夜店饮酒狂欢,有的闲逛于各大商业街血拼购物,还有的不踏出家门半步沉迷于网络游戏难分昼夜,更有甚者成天与社会闲杂人员厮混沾染上吸食大麻的恶习。男生们聚在一起交流追女孩儿的经验,女生们凑在一处攀比化妆品和新发型。泡夜店的自夸品遍了名酒,购物的最终熟记了品牌,打游戏的享受着虚拟的成就感,厮混的乐于炫耀自己广阔的人际。如果说留学是为了播种梦想,不知他们的这些收获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可?这样变了味的留学生活如何能给学生们带来历练和成长?
留学专家建议广大已经留学或者打算留学的学生应走出消极倦怠的情绪为学习立好目标,否则一旦被大众贴上不思进取学无所成的标签,留学生回国后将失去现有的一切就业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