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4月份都是留学申请OFFER RAIN的时刻。就像高考放榜一样,有人欢笑有人愁。拒信、AD、三无,让学子们焦急万分。我们碰上了留学的饥荒年,更是PHD全奖的饥荒年。看到各大留学论坛上很多学生无奈地抱怨,“PHD的AD,真的伤不起啊....”然而,就在此时,我和Gao同学却迎来了PHD全奖的绽放。
为了和众人分享Gao同学的喜悦,也为了给更多的后来者成功的秘诀,我将他的申请故事与大家分享。Gao同学是四川大学的硕士在读生,对于留学有着理性的追求。不像普通的本科大学生,Gao同学对于排名并没有盲目地追求,相反他更看重学校的科研条件和环境还有与导师研究兴趣的匹配度。当然,奖学金也是他首要考虑的因素。
在初次与Gao同学的接触,他就非常直截了当地和我说,叫我对他的硬件分数不要期望太高,但是他对自己的科研能力还是比较有信心的,虽然目前他所做的研究项目深度不太够,但他会努力在剩余的时间里补上,而且他是非全奖绝不接受的。Gao同学的这番话让我顿时感觉到压力,但我认为最终的录取结果更加重要的是我和Gao同学之间的合作。
回想整个申请和合作的过程,可以说三个关键步骤成就了他今天的丰硕成果。
选校
虽然Gao同学对排名不看重,但他以全额奖学金为出发点,并表示非全奖不接受,因此,我需要结合过往各大院校的奖学金派发比例作出初步选择。由于EE是工程学院中竞争最大的专业方向,尤其是博士课程的申请,专业匹配度非常重要。因此,根据Gao同学专业细分方向“光通信/光纤/光柵”,初步选择出近30所学校供他参考。同时再根据过往学校奖学金发放情况,把最终的选校名单缩窄到15所学校。
文书
Gao同学的个人陈述PS是采用传统思路去写,以他最成功的、最具代表性的一个项目作为PS的主要内容,以情景式描述展开。主要描述如何使用光纤/光柵对大型物体进行动态称重,并通过传感器把重量的压力转为电信号。但当重量高于20吨时,计算便出现误差。因此,PS的内容转入描述Gao同学如何为了使这个装置更精确而作出的努力,进而回想到之前参与的项目中,是如何通过种种方法解决问题,突出自己的创新思维,最后谈到对学术进步的追求,构成合理的留学动机。而Gao同学的推荐信方面,是选取了两位教授与一位工作中的负责人,素材也是由推荐人提供,编写顺利且真实。而简历则主要集中在各个专业研究项目的描述,突出项目的名称、项目的概述(含项目的价值、核心技术、实现的途径等)与Gao同学具体参与其中主要负责的内容,充分体现出Gao同学的专业能力。
面试与套辞
整个申请过程中,套辞对最后的录取起了一个决定性作用。在申请递交初期,Gao同学向所有申请的学校发信都没有回复。最后,我们依然坚持着与匹配度高的教授保持联系,虽然教授一开始都是没有回复,但我建议Gao同学可以定期向教授汇报自己近期的研究项目进展及所得。最后终于得到一些教授积极的回复。由于Gao同学的研究方向与教授的研究方向比较匹配,我建议Gao同学可以积极进行进一步的套磁,如向教授发了个人简历、个人过往研究经历等信息,使教授对他的背景有充分了解,最后Gao同学通过套磁获得了宾州州立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的全奖录取。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哈鲁教育”来源之文章,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哈鲁教育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