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EDU: 留学生在你申请的地区的就业一直都很不乐观,你觉得这段留学值得吗?对你来讲有什么价值吗?
林:我觉得这个问题主要是把“留学生”这个分类一概而论了,更应该关注的应该是留学生的具体学校、专业以及实际上就业时的招聘人员更关注的个人综合能力问题。一个地区的学校分布太多,若非专业人士,恐怕学校之间孰优孰劣也道出不来,甚至高考时候有多少学生及其家长能够对自己最终成行的学校及专业、地区有充分的信息呢?这个问题最后还是要落足于个人能力问题,对于自己所属的应届生来说,学校是一个重要的标签但也只能是一个敲门砖,把这个问题归咎于申请学校的地区来谈论就更不具备代表性。就业更应该把关注点放在个人身上,大标签固然有影响,但招聘最终不是靠学校吃饭的。
对自己的留学价值首先在于缓解一下自己的学校门槛问题,“出身”问题还是影响了很多人;更有名望的学校的教育资源且不论,同学之间的氛围和良性竞争也很值得关心。在生活方面,自己在去外地上暑期课程(香港中文大深圳校区提供的)后深感独立生活能力和经验的重要性以及在申请后的有些经验中也体会到什么叫“处理事务的经验和水平”问题,这段留学必定能深深地锻炼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问题。我认为,摆脱一个学习和生活的“舒适区”对我这么一个安于现状和见识短浅的人来说在当下是特别重要的。
HELLOEDU: 从开始申请到现在,你觉得你对于留学的目的有什么改变吗?
林:在这方面没有太多改变,因为准备过程的工作进行地比较平缓,申请地区的基本状况也没有太大改变(英国脱离欧盟可能反而有利于移民问题带来的治安问题),对于自己在专业方面的能力和潜力的预估也没有太大的变化,所以目的和目标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
HELLOEDU: 你想怎么利用未来在留学地的时间?旅游?实习?人脉?
林:首先,经过自己的了解,学校的物理教学资源如图书馆开放、教学安排等相对灵活,比现在肯定是更方便的,所以预定计划是加快适应当地的时间然后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可能会利用假期的时间进行出游,充分利用地理便利。实习工作的问题基于现状暂时不会在当地进行考虑。
HELLOEDU: 在留学路上遇到什么困难或挫折?你又是怎么样克服的?
林:困难都是自己制造的,由于平时成绩不足以及语言成绩未得,两者的弥补工作重修和准备语言考试只能在一个学期内进行,导致那个学期时间比较紧张、心理比较有压力,从现在看无疑是影响了后来的时间安排的。幸亏都是识记型任务,所以困难没有太过于超越自己的能力,主要是多花时间进行弥补。现在觉得,如果留学目标和要求明确,可能困难就不会出现,所以可以认为是自己造成的。
HELLOEDU: 留学申请到路上,你认为你都获得了哪些进步呢?
林:主要是自律的习惯,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当然由于金钱成本也不低,主要是雅思,幸亏不用再考了),所以不得不在意识上逼迫自己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准备。在申请的过程认识到优秀的同龄人足以成为自己的榜样,这也是一个自律的问题。会更加促使自己调整到适应从在校学生到成年劳动力的心态和要求的状态。
HELLOEDU: 你希望给日后留学的师弟师妹提供一些什么建议吗?
林:多主动出击提前了解信息,不要有侥幸和偷懒的心理,充分收集信息后给予一定的时间段作出决定,不要犹豫和优柔寡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有可能的准备,不要好高骛远导致造成现实结果和心理的双重打击。
申请的学生应该首先认识清楚自己留学的目的和条件,这是基础,然后和老师的充分沟通是后续。老师是辅助自己申请的,不是决定自己申请结果的关键性因素,因为申请都是依靠自身的条件,学校自有筛选的标准,不要受到网络上为了招揽生意所谓的“学生以某某低条件申请到了某名校”的误导而产生“机构和老师能帮助你一步登天”和“我现在一般的水平也能上名校”的有误观念。申请材料能帮你更好地锦上添花,但是这个“锦”是要自己建立的。
希望老师和学生都能达成这个共识,为双方减负。我觉得在这个过程学生自己需要意识到更多地问题,在这里向Sunny老师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和敬意。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哈鲁教育”来源之文章,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哈鲁教育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