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EDU:你是什么时候开始考虑出国留学的?很多同学在面对毕业、就业、保研、考研考公、出国等选择的时候,都会很迷茫。作为过来人,你对师弟师妹有什么建议?
MAI:刚进大学没打算出国,大一知道有本专业师姐申请到哥大和剑桥,觉得自己如果努力也有希望,就没有排除出国这条路。所以之前会一直有了解雅思、托福、GRE考试之类的信息。在大四的时候,对自己的能力比较了解,也比较清楚自己出国的目的是求一份独自在外的经历和加深在城市规划的某一方面领域的认识,才最后确定出国。
对师弟师妹的建议,大学前面那几年如果目标不清晰,还是好好学习,或者在学校多尝试点东西,这些无论是就业、保研、考研、出国都是方向一致的。当自己能力培养起来,好绩点握在手,最后选择的主动权就在自己。另一方面,这些也是自己认识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目标和道路会逐渐清晰。当然,在自己努力的同时,也多方面了解各条道路的信息,可以问师兄师姐,更可以问已经有工作经历的前辈,因为师兄师姐也就大一两年,看问题可能还是会比已经工作的前辈狭隘。至于目标很清晰的师弟师妹,那就没问题了,朝着自己的方向一个劲努力就是。
HELLOEDU:留学申请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中间涉及到众多的环节,如选校、选专业、实习、语言考试等等,那么你觉得什么时候开始准备是比较合适的?在这么多的环节中,你觉得哪一个环节是最重要的?
MAI:如果四年制的本科,大三下学期开始了解一下学校信息比较好。语言考试本科什么时候清闲就什么时候去考一下,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毕竟考了不出国也是有好处。实习也是看自己的安排,没有定论。资料准备,包括文书、作品集等比较重要。写文书的过程也是一个重新审视自己、审视自己对本专业的认识的过程,如果要理出清晰的思路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需要预留较多的时间准备。提前了解文书写作的技巧和一般内容构成也有帮助。
HELLOEDU:据我了解,近年来的留学申请者逐年增加,使名校的录取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很想知道,你如何看待自己在这个竞争中的优势和劣势?你是如何去凸显自己的优势的呢?
MAI:留学申请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申请者选学校,学校选申请者,所以当双方都觉得适合的时候才会收到offer。所以不需要担忧,也不需过分在意自己的条件,把自己的真实想法、最高领悟或者最有利的条件摆出来就可以了,不需要过分去凸显。当然写文书的时候会根据不同学校的项目风格对文书的内容和风格略作调整,以适应不同学校的研究特色,但目前来看,最重要的还是真实自我,或者真实的最佳自我的展现,就可以了。
HELLOEDU:对于城市规划专业申请而言,你会建议师弟师妹如何提高他们的申请竞争力(例如,积累什么经历,文书应该怎么写等等)?
MAI:实习经历和项目经历可以多点积累,当然这可能会影响到课内学习的质量,就看自己如何取舍。如果想申请出国的话,建议还是需要有亮点的东西,比如参加较高等级的竞赛获奖之类,或者论文出版之类,或者一个漂亮的作品集。当然啦,如果想过得轻松一点,就顺其自然,如果处心积虑想出国的,这些竞赛出版之类的,就多多争取一下。
文书重要的还是在于自己对本专业的理解,以及体现自己的研究能力、思辨能力等。在我看来,合作能力、处事能力对于城市规划还是很重要的。因为城市规划无论作业还是工作,都必须是团队的事情,一个人是没办法做城市规划的,一个机构也不行,必须是多方协调。至于如何体现,一方面是成绩、活动、奖项、出版这些硬佐证,另一方面就是把自己真真切切的思考反映出来。
HELLOEDU: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你会比较看重哪些因素呢?
MAI:选择学校比较看重学校的综合排名,学校该专业在国内的声誉,以及学校的研究氛围和自己的兴趣是否贴近,这些因素都是综合考虑的,没有哪个先哪个后的区别。
HELLOEDU:不少学生都会选择留学机构作为自己在申请过程中的军师,你个人选择留学机构的时候,看重的是机构的什么因素?对于师弟师妹找留学机构,你又有什么好的建议?
MAI:选择留学机构看重的是口碑。对于师弟师妹找留学机构,建议是多问师兄师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