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伦多大学 University of Toronto
2、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3、麦吉尔大学 McGill University
4、滑铁卢大学 University of Waterloo
5、阿尔伯塔大学 University of Alberta
8、麦克马斯特大学 McMaster University
9、皇后大学 Queens University
10、卡尔加里大学 University of Calgary
11、维多利亚大学 University of Victoria
以上是加拿大大学EE专业排名情况,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参考价值,更多信息欢迎咨询哈鲁教育。
每年三月,都提交新一年大学入学申请的旺季。中国各家大型留学中介的广告纷纷打出“留英热潮持续”、“又一轮赴英留学热”字样的广告。不知多少莘莘学子又将前赴后继奔赴英国的高校而来。其实在中介一片繁荣推销的背后,英国高校的日子并不好过。
排名下滑
一所大学吸引学生靠的是多方面软硬实力的综合体现,但往往在海外学生难以近距离接触英国大学的时候,各种排名就成为了家长和学生眼中极有价值的评估标准。
但在近年来全球各项大学排名中,英国大学的表现往往差强人意,被老对手美国甩下一大截。
上周由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期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发布的,2014全球大学声誉排名(World Reputation Rankings)结果显示,在英国一向被视为拥有最权威学术成就、最优秀人才储备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声誉不断下降,进一步落后于它们的美国对手。
这份最新的榜单上,美国的哈佛大学荣登榜首,麻省理工学院排在第二位,斯坦福排名第三,剑桥和牛津分别下滑到第四和第五位。
上榜的100所大学中,只有10所来自英国,除牛剑之外,分别是伦敦帝国理工、伦敦政经、伦敦大学学院、伦敦国王学院、爱丁堡大学、曼彻斯特大学、伦敦商学院以及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 Tropical Medicine)。
这项排名由来自133个国家的10,536名资深专家学者票选特出,他们均来自个不同专业领域的顶级学术机构。
2014年的榜单结果,英国只有10所大学上榜,比2011年的上榜学校数量下降了20%。而美国大学却占据整个榜单一半儿席位。
针对这样的结果,影子内阁大学部长Liam Byrne警告说:“英国的对手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在抓紧赶上来,我们似乎进入了一个错误的方向,整个国家大学的环境显得萎靡不振。
这项大学声誉排名从2011年开始,到2014年,榜单上已经少了3所英国大学的身影,这样的趋势下去,明年又有英国大学落榜也不足为奇。
政府严控移民
自联合政府上台执政以来,英国的移民政策不断收紧的趋势从未减弱。海外留学生也被划入移民行列。
日前,新上任的来自保守党的移民事务官员詹姆斯?布罗肯希尔(James Brokenshire)就公开发表言论,要进一步规范和约束英国大学对海外学生发放签证许可的资格。
布罗肯希尔认为,大学绝不能假定招收海外留学生是它们必然拥有的权利,在行使这种权利也的同时,也必须负起相应的责任。
他还特别提到,按照目前规定,一所院校的学生签证申请如果有20%被内政部拒签,这所院校就将丧失“高度可信担保”的资格,但他认为,这个比率太宽 容,应该降低到10%,这就意味着,如果有关院校愿意计划录取的学生中,每10个的签证申请有一个被拒绝的话,该院校就丧失认证资格。
此举如若实施,预测可能导致英国1700所可招收海外学生的院校中有105家丧失认证资格。
校方担忧
布罗肯希尔和联合政府对待海外学生的观点引起了众多大学的强烈不满。
一方面,英国政府不断削减大学预算,希望大学自行解决部分经费,学校把解决资金的希望寄托在招收更多的海外学生、收取学费身上,而另一方面,为了控制 移民人数、防止学生签证被滥用,政府又指责学校在管理学生方面措施不力,导致不少学生钻了签证的空子。而学校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之下,经常是学费没赚到手, 却搞得政府不满意威胁吊销执照,左右为难。
前不久,英国《卫报》就刊登了包括牛津、华威等知名大学学者的投稿,指责英国内政部“破坏大学的自治、自由以及学生、学者之间的相互信任”。
海外留学生是英国高校的经济支柱,学校为了招收海外学生所拥有的“高信任度执照”是赚钱的金子招牌,要想保住它,就必须按照内政部的要求对学生出勤、 签证严格管理,这样一来势必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作为支持,而按照英国高校的传统思维,这可并不是专注学术的传统大学该干的正经事。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还是应 该放在学术上。
如此矛盾重叠之下,未来新的学年,政府、高校、留学生的日子都不会太好过。
每年三月,都提交新一年大学入学申请的旺季。中国各家大型留学中介的广告纷纷打出“留英热潮持续”、“又一轮赴英留学热”字样的广告。不知多少莘莘学子又将前赴后继奔赴英国的高校而来。其实在中介一片繁荣推销的背后,英国高校的日子并不好过。
排名下滑
一所大学吸引学生靠的是多方面软硬实力的综合体现,但往往在海外学生难以近距离接触英国大学的时候,各种排名就成为了家长和学生眼中极有价值的评估标准。
但在近年来全球各项大学排名中,英国大学的表现往往差强人意,被老对手美国甩下一大截。
上周由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期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发布的,2014全球大学声誉排名(World Reputation Rankings)结果显示,在英国一向被视为拥有最权威学术成就、最优秀人才储备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声誉不断下降,进一步落后于它们的美国对手。
这份最新的榜单上,美国的哈佛大学荣登榜首,麻省理工学院排在第二位,斯坦福排名第三,剑桥和牛津分别下滑到第四和第五位。
上榜的100所大学中,只有10所来自英国,除牛剑之外,分别是伦敦帝国理工、伦敦政经、伦敦大学学院、伦敦国王学院、爱丁堡大学、曼彻斯特大学、伦敦商学院以及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 Tropical Medicine)。
这项排名由来自133个国家的10,536名资深专家学者票选特出,他们均来自个不同专业领域的顶级学术机构。
2014年的榜单结果,英国只有10所大学上榜,比2011年的上榜学校数量下降了20%。而美国大学却占据整个榜单一半儿席位。
针对这样的结果,影子内阁大学部长Liam Byrne警告说:“英国的对手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在抓紧赶上来,我们似乎进入了一个错误的方向,整个国家大学的环境显得萎靡不振。
这项大学声誉排名从2011年开始,到2014年,榜单上已经少了3所英国大学的身影,这样的趋势下去,明年又有英国大学落榜也不足为奇。
政府严控移民
自联合政府上台执政以来,英国的移民政策不断收紧的趋势从未减弱。海外留学生也被划入移民行列。
日前,新上任的来自保守党的移民事务官员詹姆斯?布罗肯希尔(James Brokenshire)就公开发表言论,要进一步规范和约束英国大学对海外学生发放签证许可的资格。
布罗肯希尔认为,大学绝不能假定招收海外留学生是它们必然拥有的权利,在行使这种权利也的同时,也必须负起相应的责任。
他还特别提到,按照目前规定,一所院校的学生签证申请如果有20%被内政部拒签,这所院校就将丧失“高度可信担保”的资格,但他认为,这个比率太宽 容,应该降低到10%,这就意味着,如果有关院校愿意计划录取的学生中,每10个的签证申请有一个被拒绝的话,该院校就丧失认证资格。
此举如若实施,预测可能导致英国1700所可招收海外学生的院校中有105家丧失认证资格。
校方担忧
布罗肯希尔和联合政府对待海外学生的观点引起了众多大学的强烈不满。
一方面,英国政府不断削减大学预算,希望大学自行解决部分经费,学校把解决资金的希望寄托在招收更多的海外学生、收取学费身上,而另一方面,为了控制 移民人数、防止学生签证被滥用,政府又指责学校在管理学生方面措施不力,导致不少学生钻了签证的空子。而学校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之下,经常是学费没赚到手, 却搞得政府不满意威胁吊销执照,左右为难。
前不久,英国《卫报》就刊登了包括牛津、华威等知名大学学者的投稿,指责英国内政部“破坏大学的自治、自由以及学生、学者之间的相互信任”。
海外留学生是英国高校的经济支柱,学校为了招收海外学生所拥有的“高信任度执照”是赚钱的金子招牌,要想保住它,就必须按照内政部的要求对学生出勤、 签证严格管理,这样一来势必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作为支持,而按照英国高校的传统思维,这可并不是专注学术的传统大学该干的正经事。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还是应 该放在学术上。
如此矛盾重叠之下,未来新的学年,政府、高校、留学生的日子都不会太好过。
每年三月,都提交新一年大学入学申请的旺季。中国各家大型留学中介的广告纷纷打出“留英热潮持续”、“又一轮赴英留学热”字样的广告。不知多少莘莘学子又将前赴后继奔赴英国的高校而来。其实在中介一片繁荣推销的背后,英国高校的日子并不好过。
排名下滑
一所大学吸引学生靠的是多方面软硬实力的综合体现,但往往在海外学生难以近距离接触英国大学的时候,各种排名就成为了家长和学生眼中极有价值的评估标准。
但在近年来全球各项大学排名中,英国大学的表现往往差强人意,被老对手美国甩下一大截。
上周由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期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发布的,2014全球大学声誉排名(World Reputation Rankings)结果显示,在英国一向被视为拥有最权威学术成就、最优秀人才储备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声誉不断下降,进一步落后于它们的美国对手。
这份最新的榜单上,美国的哈佛大学荣登榜首,麻省理工学院排在第二位,斯坦福排名第三,剑桥和牛津分别下滑到第四和第五位。
上榜的100所大学中,只有10所来自英国,除牛剑之外,分别是伦敦帝国理工、伦敦政经、伦敦大学学院、伦敦国王学院、爱丁堡大学、曼彻斯特大学、伦敦商学院以及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 Tropical Medicine)。
这项排名由来自133个国家的10,536名资深专家学者票选特出,他们均来自个不同专业领域的顶级学术机构。
2014年的榜单结果,英国只有10所大学上榜,比2011年的上榜学校数量下降了20%。而美国大学却占据整个榜单一半儿席位。
针对这样的结果,影子内阁大学部长Liam Byrne警告说:“英国的对手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在抓紧赶上来,我们似乎进入了一个错误的方向,整个国家大学的环境显得萎靡不振。
这项大学声誉排名从2011年开始,到2014年,榜单上已经少了3所英国大学的身影,这样的趋势下去,明年又有英国大学落榜也不足为奇。
政府严控移民
自联合政府上台执政以来,英国的移民政策不断收紧的趋势从未减弱。海外留学生也被划入移民行列。
日前,新上任的来自保守党的移民事务官员詹姆斯?布罗肯希尔(James Brokenshire)就公开发表言论,要进一步规范和约束英国大学对海外学生发放签证许可的资格。
布罗肯希尔认为,大学绝不能假定招收海外留学生是它们必然拥有的权利,在行使这种权利也的同时,也必须负起相应的责任。
他还特别提到,按照目前规定,一所院校的学生签证申请如果有20%被内政部拒签,这所院校就将丧失“高度可信担保”的资格,但他认为,这个比率太宽 容,应该降低到10%,这就意味着,如果有关院校愿意计划录取的学生中,每10个的签证申请有一个被拒绝的话,该院校就丧失认证资格。
此举如若实施,预测可能导致英国1700所可招收海外学生的院校中有105家丧失认证资格。
校方担忧
布罗肯希尔和联合政府对待海外学生的观点引起了众多大学的强烈不满。
一方面,英国政府不断削减大学预算,希望大学自行解决部分经费,学校把解决资金的希望寄托在招收更多的海外学生、收取学费身上,而另一方面,为了控制 移民人数、防止学生签证被滥用,政府又指责学校在管理学生方面措施不力,导致不少学生钻了签证的空子。而学校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之下,经常是学费没赚到手, 却搞得政府不满意威胁吊销执照,左右为难。
前不久,英国《卫报》就刊登了包括牛津、华威等知名大学学者的投稿,指责英国内政部“破坏大学的自治、自由以及学生、学者之间的相互信任”。
海外留学生是英国高校的经济支柱,学校为了招收海外学生所拥有的“高信任度执照”是赚钱的金子招牌,要想保住它,就必须按照内政部的要求对学生出勤、 签证严格管理,这样一来势必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作为支持,而按照英国高校的传统思维,这可并不是专注学术的传统大学该干的正经事。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还是应 该放在学术上。
如此矛盾重叠之下,未来新的学年,政府、高校、留学生的日子都不会太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