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哈鲁教育
搜索
  • 香港大学毕业生最缺乏的能力香港大学毕业生最缺乏的能力

    在线资讯


    Public Ranking Survey公众人士调查排名

    Deficiencies
    大学毕业生缺乏的能力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Work attitude (e.g. serious, enthusiastic, diligent, responsible, motivated)

    工作态度 (例如﹕认真、热心、勤奋、尽责、积极)

    15.7%
    (1)

    18.0%
    (1)

    19.3%
    (1)

    23.9%
    (1)

    20.9%
    (1)

    16.6%
    (1)

    Social/interpersonal skills

    待人接物态度

    13.5
    (2)

    13.3%
    (2)

    11.9%
    (2)

    12.5%
    (2)

    11.7%
    (4)

    12.4%
    (4)

    Independence

    独立/自主

    10.8%
    (3)

    7.8%
    (7)

    8.9%
    (5)

    7.9%
    (8)

    6.7%
    (10)

    0.5%
    (19)

    *2011年前报告中的数据以2010年后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调查报告中的% of total sample为依据

     School Principals Survey中学校长调查排名

    Deficiencies

    大学毕业生缺乏的能力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Commitment to society

    对社会委身

    59.8%
    (1)

    57.1%
    (2)

    53.2%
    (2)

    63.2%
    (2)

    62.5%
    (2)

    63.5%
    (1)

    Work attitude (e.g. serious, enthusiastic, diligent, responsible, motivated)

    工作态度 (例如﹕认真、热心、勤奋、尽责、积极)

    57.9%
    (2)

    63.8%
    (1)

    67.0%
    (1)

    65.0%
    (1)

    67.9%
    (1)

    62.6%
    (2)

    Conduct, honesty

    品德、诚实

    45.8%
    (3)

    42.9%
    (4)

    42.2%
    (5)

    45.3%
    (5)

    47.3%
    (4)

    53.9%
    (4)


    *2011
    年前报告中的数据以2010年后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中学校长调查报告中的% of total sample为依据

    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调查结果数据分析

    本港雇主最愿意聘请的大学毕业生

    2013年排名

    院校

    2012年排名

    1

    香港中文大学

    2

    2

    香港大学

    1

    3

    香港理工大学

    3

    4

    香港科技大学

    4

    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中学校长调查结果数据分析

    中学校长对香港教育政策的信心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平均数 (Mean)

    53.8

    54.4

    49.9

    52.2

    56.2

    54.4

    中位数 (Median)

    50.0

    55.0

    50.0

    50.0

    60.0

    55.0

    标准误差 (Standard error of mean)

    1.80

    1.60

    1.81

    1.75

    1.58

    1.69

    你对于是否在你的学校开设德育及国民教育科,主要考虑什么因素?

    因素

    (%)百分比

    课程内容

    69.4%

    教学方向

    49.1%

    教学材料

    45.4%

    评核准则

    36.1%

    教师反应

    32.4%

    社会舆论

    31.5%

    家长反应

    30.6%

    学习动机

    18.5%

    不作考虑

    9.3%

    其他因素

    8.3%

    自2002年起,男女学生在升中派位中不再分开派位组别。你认为有关政策应否继续推行?

    应该继续

    47.2%

    不应继续

    52.8%

    应该继续的原因:

    男女平等

    90.0%

    学生成绩比较平均*

    16.0%

    促进学生社交发展*

    14.0%

    政策没有问题*

    14.0%

    帮助教学*

    2.0%

    *由于有关答案之频数不足30,在统计学上代表性不足,所以有关百分比只宜作粗略参巧

    不应继续的原因:

    对男生不公平,因为发展较慢

    90.9%

    男女比例失衡*

    47.3%

    影响男生升学和工作*

    47.3%

    影响学生社交发展*

    25.5%

    影响学校设施*

    14.5%

    *由于有关答案之频数不足30,在统计学上代表性不足,所以有关百分比只宜作粗略参巧


  • 香港大学民意排名榜香港大学民意排名榜

    在线资讯

    大学整体表现评估

    2013 年排名

    院校

    2012 年排名

    1

    香港大学

    1

    2

    香港中文大学

    2

    3

    香港科技大学

    3

    4

    香港理工大学

    4

    5

    香港浸会大学

    5

    6

    香港城市大学

    6

    7

    香港教育学院

    7

    8

    岭南大学

    8

    9

    香港树仁大学

    9

    10

    香港公开大学

    10

    院校

    2012

    排名

    2011

    排名

    2010

    排名

    2009

    排名

    2008

    排名

    2007

    排名

    2006

    排名

    2005

    排名

    2004

    排名

    香港大学

    1

    1

    1

    1

    1

    1

    1

    1

    1

    香港中文大学

    2

    2

    2

    2

    2

    2

    2

    2

    2

    香港科技大学

    3

    3

    3

    3

    3

    3

    3

    3

    3

    香港理工大学

    4

    4

    4

    4

    4

    4

    4

    4

    4

    香港浸会大学

    5

    5

    5

    5

    5

    5

    5

    5

    5

    香港城市大学

    6

    6

    6

    6

    6

    6

    6

    6

    6

    香港教育学院

    7

    7

    7

    7

    7

    7

    7

    7

    7

    岭南大学

    8

    8

    8

    8

    8

    8

    8

    8

    8

    香港树仁大学

    9

    9

    9

    9

    9

    -

    -

    -

    -

    香港公开大学

    10

    10

    -

    -

    -

    -

    -

    -

    -

  • 香港最佳大学按专业教育网调查结果排名香港最佳大学按专业教育网调查结果排名

    在线资讯

     

    项目

    (%)百分比

    入学收生成绩结果

    35

    研究成功申请率与拨款额

    30

    研究作品成果表现

    14

    院校教师学生人数比率

    14

    图书和电子资源收藏量

    7

    总分(%)

    100


    2013年排名

    院校

    2012年排名

    1

    香港大学

    1

    2

    香港中文大学

    2

    3

    香港科技大学

    3

    4

    香港城市大学

    5

    5

    香港理工大学

    4

    6

    香港浸会大学

    6

    7

    岭南大学

    8

    8

    香港教育学院

    7

     


     


  • 香港最佳大学校长调查结果排名香港最佳大学校长调查结果排名

    在线资讯

    2013年排名

    校长

    2012年排名

    1

    香港中文大学 沈祖尧教授

    1

    2

    香港大学 徐立之教授

    2

    3

    香港科技大学 陈繁昌教授

    3

    4

    香港理工大学 唐伟章教授

    5

    5

    香港树仁大学 钟期荣博士

    4

    6

    香港浸会大学 陈新滋教授

    7

    7

    香港城市大学 郭位教授

    8

    8

    香港教育学院 郑燕祥教授

    -

    9

    香港公开大学 梁智仁教授

    10

    10

    岭南大学 陈玉树教授

    9

  • GMAT语法的错误类型GMAT语法的错误类型

    在线资讯

    GMAT语法的错误类型可以分为两大类:

    1. Correct——正确性

    一旦一个选项存在“正确性”上的错误,那么这个选项一定是错误的。在GMAT语法考试中,常见的“正确性”错误有:主谓搭配错误、代词单复数指代错误、固定搭配错误等。

    但是,如果GMAT语法考试的干扰项仅仅存在“正确性”这类错误,那么它就没有办法考察一个人的能力了——因为考生只要背出语法点、在做题时找到相应的“正确性”错误就可以了。所以,在GMAT语法的干扰选项中,关键是存在着第二类错误:

    2. Effective——有效性

    “有效性”错误的含义是:虽然选项当中有这样一个错??项即使有了Effective的错误,但该选项仍有可能成为正确答案。

    例如:一道GMAT语法考试题的5个选项作如下安排:A、B、C这3个选项都有“正确性”方面的错误,D、E两个选项则有着“有效性”方面的错误,那么答案就应该是——在D、E这两个有着“有效性”错误的选项中选择错误相对轻微、相对正确的那个选项。


  • 香港研究生应该如何申请?香港研究生应该如何申请?

    在线资讯

    1.本科成绩单:中英文的各一份,并须经过学校公证。

    2.英文水平证明:一般应具有托福成绩。与美国不同的是,香港的大学并不要求一定要ets寄送成绩,而是只要原件的复印件即可。有些大学如甚至不一定要托福成绩,大陆的四、六级证书也可接受。不过一个好的托福成绩显然更有竞争力。

    3.gre成绩:随着竞争的激烈,香港的大学现在又要求gre成绩,与托福一样,只需复印件即可。这两项可以为我们节省25美元。

    4.申请表格:一般来说,只要发一个电子邮件给招生办公室或者系里,对方便会寄来有关表格。不过与美国不同的是,香港的大学会要求你说明自己的研究意向,当然只要一个很宽泛的范围即可,无须非常具体。材料一般是免费的,如果觉得麻烦,甚至可以从网上下载。

    5. 研究计划:这是与美国大学不同的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与美国的大学要求的 personal statement完全不同,研究计划(research proposal)是纯学术的,无须加入诸如个人经历、感情这些东西。它要求申请者要有一个明确的研究方案并对此有较好的掌握。这个计划必须是非常具体 的,不能太宽泛。研究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几点:(1)研究对象(topic),即你想要解决的问题

    (2)研究此问题的意义

    (3)前人的研究状况即遗留的问题(4)你的研究方法(methodology)

    (5)参考文献(bibliography):这一点很重要,但往往会被忽视。一般来说,系里会建议你先与某位教授联系,确定研究的题目、方法等,取得教授的同意后,在递交正式的计划。当然,如果你能引起教授的注意,请他为你提意见甚至给你修改,那么成功的几率就很大了。

    6.推荐信:香港大学一般只要两封推荐信,但必须是学术领域中的人,其他人则不被接受。推荐信是一、两份表格,而不是洋洋洒洒的一大篇。其内容是对你学术才能的评价。此外还要求对你的研究计划做出评价和建议,这一点也不应忽视。

    7. 此外就剩下申请费(applicatton fee)了。香港的大学申请费比美国低得多,一般一两百港币,一般人均能承受。申请时要注意的是,如果想得到奖学金,必须申请全日制(full- time)。香港的生活水平很高,学费加申请费至少需要一万港币每月,一般人肯定读不起,不过如果得到studendship的话(每月约一万四到一万五 港币),所有开销便无须担心了。

  • 加拿大硕士六大误区加拿大硕士六大误区

    在线资讯

    看到这些学生的困境,希望中国学生和家长在选择赴加拿大读硕士时,一定要谨慎。中国学生申请加拿大的硕士项目以免陷入以下误区:

    1、加拿大的大学没有所谓的“硕士预科”项目。加拿大大学不会授权任何私立学院举办硕士项目预科。

    2、加拿大的大学研究生院也从来不发条件录取通知书。申请者或被接受,或被拒绝。别无选择。

    3、加拿大的大学也不存在所谓只有硕士课程,但不发硕士学位的硕士项目。私立和公立的学院连大学本科的文凭都不能发,岂能发硕士学位文凭,岂能设置硕士项目的课程。

    4、加拿大大学承认大多数中国大学的本科专业。加拿大的大学自七十年代末以来,已接受了成千上万的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的学生读硕士项目。中国大四在读或本科毕业的学生,无需在加拿大再读本科。可直接申请硕士研究生项目。

    5、加拿大大学的研究生院在审核硕士项目申请案例时,主要是审核申请者的学术背景,相关工作经验,和英语能力等。不会考虑申请者是在加拿大,还是在中国。

    6、在加拿大读美国或者其他国家的大学开设的硕士项目,也是要非常小心。尤其是一些私立学校举办的其他国家的硕士项目。

  • 最好的推荐信是怎样的?最好的推荐信是怎样的?

    在线资讯

    最好的推荐信是怎样的?

    谁是最好的推荐人呢?录取评审委员会最看重那些与被推荐者有着或曾有过密切的工作关系的人或其 他熟悉你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组织能力和领导才能的人士。在大学比较了解你的教授,在工作单位里的顶头上司或是你参与的其他社会组织,如各种学术和慈善 团体的负责人,是理所当然的最佳推荐人人选。你也应当尽量避免请同一类型的人士给你写推荐信。你需要录取评审委员会对你有一个完整而全面的了解,不能只局 限于在校的学习成绩或是工作上的表现。

    除了推荐者的选择,推荐信的内容也有格外需要注 意的地方。一封好的推荐信不仅需要出自一位在某一方面了解你的人士之手,而且这封信对你的评价必须要有具体的例子来佐证。许许多多的推荐信都犯着一个雷同 而且是致命的错误,那就是几乎每一句话都堆满了赞美的形容词或名词,但却不举一件事例来证明。这样的推荐信是苍白无力的,它不能增加评审委员会对你的任何 了解,甚至会让读者产生疑问:你的教授,你的顶头上司,为什么不能说出你任何一件具体的成就!

    当然,即使是十分了解你的推荐者也不能保证完全了解或是记得你的具体成就和能力,他们也可能不清楚在推荐信上详细介绍你的重要性。你所应该做的是与推荐者交谈一次,提醒他们你所具有的能力和已获得的成就并表明你希望他们能够提到这些事实。

    推荐者如果恰当地而又正面谈到申请人的不足,就会增加推荐信的真实性,而且也显示出对被推荐者深刻的了解。这样的推荐信就会更加有分量。

    此外,许多申请者在细节上相当马虎,他们去替推荐者打印给自己的几封推荐信时,不仅行文的口气、格式完全没有变化,连使用的纸张、信封、字型、字号也一模一样。国外的评审委员会往往不了解中国的特殊国情,他们可能据此判断你在伪造推荐信。

    总之,推荐信是除自述外最重要的出国留学申请文件,起着从侧面介绍、证明的作用。由于其客观性,推荐信能起到自述所起不到的作用。


  • 美国商科最希望你突出体现在哪里?美国商科最希望你突出体现在哪里?

    在线资讯

    美国顶尖的研究生院,特别是商学院,最喜欢看到申请人在以下方面有突出的体现:

    1.领导能力。

    指申请者能够将不同类型的人才紧密团结在自己身边,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使其在一个高效团结的组织中圆满地完成各自的分工,最终能够使整个组织实现自己的目标;

    2.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商学院学生在毕业后大多将进入公司的重要管理岗位,他们每天所要处理的事务必然比一般员工所面临的问题更加具有挑战性,因此商学院在录取新生时也非常看重这项能力;

    3.团队合作精神。

    真正优秀的商业领导人能够通过灵活处理上下级之间和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来增强整个团队的凝聚力,使整个集体能够发挥出比单个个体之和更大的威力;

    4.良好的道德品质。

    美 国综合排名前十的商学院一般都会要求申请者写一篇遇到“伦理困境(Ethical Dilemma )”时如何进行处理的 Essay ,以此来考察申请者的道德品质。在写这样的 Essay 时,需要申请者对以往的生活和工作进行回忆整理,找到一些充满了各种思想斗争和道德斗争的典型实例,以充分体现自己的道德水准和综合素质。


  • 美国GMAT考试六大误区美国GMAT考试六大误区

    在线资讯

    在GMAT考试备考过程中,很多同学容易陷入GMAT备考的误区,下面为大家总结6个GMAT备考计划误区,希望大家在GMAT考试中尽量避免。

    误区一:英语基础好/英语没我好的人都考的很高

    其 实你可以稍微看看困境区谈论自己失败的帖子,很多很多考出500多的,英语基础其实都很好。我记得年初这种趋势好像到了一个顶峰,突然之间很多英语基础好 的都考的不怎样,由此还引发了对题库是不是换过、GWD是不是已经失效的怀疑和大讨论。我根据这个现象,写了一个帖子,根据考的不好的人的反馈,我觉得他 们的失败都是因为方法没有用对。除了CD,我身边其实也有很多例子:我好多朋友,英语专业,专8优秀,毕业后主要工作语言都是英语,GMAT都只考了 500多,600多。反之我自己,英语基础差,工作后基本没有碰过英语,可是一步一步,却考到了自己期望的成绩。

    造 成这个误区的,是大家将GMAT和英语等同在一起了。我们要先清楚认识到,GMAT是商务英语。GMAT考量的,不仅仅是英语水平,更多的,是逻辑思维, 是一种manager的能力。GMAT的每个部分,考量的都是将来做一个business leader所需要具备的能力:阅读,考量的是在短时间内大量抓取有用信息并理出逻辑关系的能力;语法,考量的是下达的命令必须简洁、有效、无岐义,以使 得命令能够迅速不被误解的执行下去而不需要领导者反复解释;逻辑,考量的是领导者解决大量business问题时强有力的逻辑推导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完 成大量题目,就是领导者将来所需要面临的工作状况:需要长时间精力的集中、解决大量问题,并保持一定的pace来维持效率。所以,GMAT最重要的不是英 语水平,而是了解GMAT对你的要求,掌握GMAT的rules,根据这些来要求自己、培训自己。

    误区二:模考分数高/GWD错误率不算高,考试分数也不会低

    模考分数并不能代表考试分数。尤其是PP3等模考软件。很多大N都反复强调过,不要过份依赖模考分数,模考只是为了培养pace,培养考试的感觉,适应考试的节奏。

    GWD 比模考软件相对要真实,但是,同样也有很多大N反复强调过,不要根据GWD的正确率来判断自己的成绩,因为考试临场发挥、pace等等影响因素,都很可能 大幅度影响成绩。就我个人所知,GWD错3-4个的,有考600多的,GWD错8个的,有考780的。所以,不要过份依赖这些来判断自己的水平。

    那么,到底怎么判断自己的水平达到什么程度呢?我觉得可以采用2个方面。

    第一,GWD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如果GWD稳定错在10个以上,那你的水平基本不会超过720+。但是这个判断反之并不成立,也就是说,GWD错的少,并不能保证你得高分,还是要看你到底是否真正融会贯通了所有的知识,能在考试中活学活用。

    第 二,大家可以参考一下N人心经中,和其他N贴中,前辈们谈到的考试前的感觉。比如我本人就反复说到过我考试前阅读所产生的如鱼得水顺畅的感觉。事实上,很 多大N考试前,并不是凭借GWD来判断自己的实力的,而是,复习到一定的阶段,很容易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准备好了,因为大部分的知识点这时都已经非常清 晰,心中对GMAT的rules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相反,如果那些对自己一点信心都没有,觉得很多知识点都还很模糊,平时很多题目靠猜,或者靠运气 的,考试时候发挥一定不会好。

    误区三:平时复习强度高,考试一定能适应

    这 个是我自己也犯过的错误,我在一战总结贴里面也提到过。Pace很重要,这个pace不仅仅包括做题目的时候,每个题目所花的时间,也包括整个考试过程, 每个部分的精力分配。我一战的时候,每天从早到晚的复习,自认为完全可以适应考试的强度了,但实际上,平时复习的精神集中度跟考试是不能比的。我一战的时 候,也跟你一样,做完数学,开始精神不集中了,V部分就想早点做完,很快就陷入了低分题库。

    所以,模考很重要。不是因为模考的题目、分数重要,而是一定要培养起考试的感觉,训练出自己考试时候的精神集中度,才能发挥出最佳水平。

    误区四:复习时间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够了,断一阵子不要紧

    三 天打渔,两天晒网的复习方式是不适合GMAT的。GMAT需要一心一意,需要大强度的复习,才能有好的效果。前面说过,GMAT考量的不是英语水平,而是 你的逻辑思维能力,这种逻辑思维,不靠大强度的复习,是很难短时间内建立并巩固的(注意,建立还不够,要巩固才能真正应付考试)。

    零散的复习也不利于pace的建立,更加会消耗你大量的精力去反复重新进入状态。这样的情况发生的多了,会使得你对知识点很混乱,无法建立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的。

    误区五:材料就那么些,用这个跟用其他的没区别/看完材料就好,不用反复练习

    你 用的材料实在不好。LZM有很多争议的,我也一直都不推荐。他的思路太XDF了,不够灵活,不能应付现在越来越隐蔽的出题方式。而且他的很多理论,也相当 “应试教育”,只说了表明现象,没有告诉我们现象后的根源。我个人比较推荐白勇的书,虽然他也有错误,但是他解释了很多知识点背后的语法知识,对于建立我 们的知识体系有好处。

    语法大全一直是我所推崇的东西,你也没有好好利用。大全囊括了语法出题的各个方向,囊括了各种各样的出题点,做两遍大全,对SC的帮助是巨大的,是没有任何其他材料可以达到的。

    材料方面还有一个误区,就是对材料的利用不充分。我看你的复习中,练习的很少。除了GWD,基本没看到你练习,好像分析也很少。既不反复分析,又不练习,怎么可能有好成绩呢?

    在 材料的利用上,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一句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号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材料要精,不要泛。读就要读最好的三百首, 最有代表性的三百首,而不是其他。第二,要熟读。三百首要反过来复过去的读,读到透读到烂为止。根据这样的材料利用原理,相信复习就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误区六:在复习的一开始就去追求最后的顿悟

    你 这里就又陷入了一个GMAT的误区,就是在复习的一开始就去追求最后的顿悟,并且希望借助GMAT外的东西来提高。GMAT当然是要从不懂到懂,从陌生到 熟悉,从错误的思维不断转化最后变为正确的思维的。不要偏离GMAT。你所要做的,就是去吃透OG和GWD,去吃透大全,去吃透你手头的所有精华材料。在 这个吃透的过程中,你觉得模糊的,会渐渐清晰,你觉得弱的,会慢慢变强。就好比阅读,一开始总是晦涩难懂不晓得轻重的,但是在反复的分析和不断的回顾中, 你就会渐渐发现GMAT的规律,渐渐变得enjoy其中。

    一句话,GMAT复习是一个过程,你需要通过熟读唐诗三百首去掌握和巩固GMAT的rules。不经过这个过程,是没有其他办法获得提高的。最后预祝大家在GMAT考试中取得佳绩。


全国咨询热线          400-6652-485
北京公司: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6号锦秋国际大厦A座1012室
广州公司:广州天河区林和西路9号耀中广场B座610-611室
珠海公司:珠海市吉大海滨南路47号光大国际贸易中心2909室
北师珠服务中心:香洲区唐家湾金凤路18号北京师范大学海华三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