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鲁教育2016腾飞计划
【★争抢名师顾问 ★承诺名校录取 ★ 不成功不收费】
2016Fall大幕渐渐拉开, 你内心的声音我们能够听到!也许你已经花了很多时间理解申请的原则,你已经看过甚多师兄师姐的申请经验,但是你仍然缺乏突破自我的决心与勇气!
*哈鲁金牌留学顾问,平均资历在五年以上,有丰富名校和奖学金申请经验,同时承诺控制人均客户数量,以提供更优质和个性化地服务。
为什么要在1月份加入?
l 优先选择金牌留学顾问(争名校奖学金录取,就得选择最好的留学名师)
l 享受5.5折优惠价格
l 美国承诺录取前30名、英国承诺录取前10名
l 无录取、不收费
>>点击了解更多关于 2016腾飞计划服务 内容
服务介绍:
哈鲁教育根据学生的需求,如学习目标追求及职业发展需求,为学生量身定造一套完整的留学升学方案。此计划主要通过目标及背景定位评估、申请时间规划、专业及学校选择、背景提升、文书制作、面试套磁培训等核心服务环节提高学生的申请竞争力。通过一系列数据分析、申请总结、专业研究、资讯挖掘等手段优化申请流程,同时在申请过程中让学生逐步明确自己未来的学术及职业目标,使得整个申请工作目的性更强和更合理。
服务优势:
全程跟踪: | 对所有申请细节进行跟踪,确保学生能集中精力应付留学考试及自身学业和工作; |
高端申请: | 力争名校录取、奖学金录取及高竞争度专业录取; |
专家团队: | 平均服务经验超过五年的专家团队,均源于“太傻咨询”的白金咨询师(项目组副组长以上级别的服务人员); |
咨询模式: | 拒绝中介项目,不吃回佣,无任何附加费用,选校数量不限,绝不诱骗学生申请“野鸡学校”,不成功不收费。 |
服务流程与承诺
1、留学申请规划 ; | 2、专业及专业方向定位 ; |
3、制定选校方案 ; | 4、专业背景提升 ; |
5、文书方案设计与写作 ; | 6、面试套磁培训 ; |
7、申请结果确定结案及签证辅导 ; |
· 服务策划期内,学生可以任何理由退出服务体系并获得全额退费;
· 如未能得到任何目标学校的录取,客户可获得全额退费;
· 对申请过程中的任何方案,如选校方案、文书方案等,学生具有最终的决定权和执行权;
· 申请过程向学生透明,学生可查阅所有材料和操作。、
>>点击了解更多关于 2016腾飞计划服务 内容
1. 最佳选项
同义题是从五个选项中选出与题干意思最接近的词,正确答案往往是与题干意思最相近的近义词而非直接的同义词,因为同义题的目的不是考察考生词汇含义的细微差别,真正的同义词是不存在的,所以选择出的答案并不是完全的同义也不必担心,只要意思最接近就可以。
首先关注你认识的选项,如果它与题干单词含义不一样,就可以排除掉,逐渐缩小范围——比较几个选项,先排除与题干单词含义最不相同的,即含义差别最大的,再逐个排除,直到最后剩下的一个含义最相近的选项,即最终答案。
2. 前后缀解题
做 同义题目时要注意到每个单词可能包含的每一个线索,其中前缀和后缀能起到非常大的帮助,它们能决定这个单词基本的含义和词性。比如pre- 表示在前面,post- 表示在后面,pro- 表示积极的、正面的,de- 表示消极的、负面的。通过前后缀可以判断出单词笼统的含义,然后选择具有同样前后缀的选项或者带有该前后缀含义的选项。
一、了解考试形式
SSAT 写作会出现两个prompts,一个creative writing prompt 和一个essay-type prompt。考生只需要选择其中的一项进行作答,例如:
He couldn’t believe they wanted his help.
If you could do something over again, what would it be and why?
前 者是creative prompt,创造型的题目,通过一句话作为文章的开头,要求学生对后文进行展开写一篇小说, 考察学生的想象力;后者是essay-type prompt,属于中国学生相对常见的论文形式,对一个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并给出理由进行论证,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
由于中美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环境不同,创造性的作文对于大部分中国考生而言比较困难, 考试中会存在束手无策的感觉。这个时候考生不必惊慌,我们要发挥中国考生的长处,在essay-type 上做文章,这才是明智的选择。
二、有效进行段落的展开
选 择中国考生熟悉的类型作答之后,考生首先要确立自己的观点,进而在后文给出两到三个理由进行段落展开,而段落的有效展开,是影响整个文章质量的另外一个重 要方面,考生在平常练习写作,进行段落展开时,要不断问自己三个问题,分别是:what、why、how。What 是指考生在写作过程中提到的概念和信息是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是不是需要做适当的定义或者是解释;Why 是指考生写作中每一句话的前提是什么,原因有哪些,可能产生什么样的结果;How 是指写作推理过程的方式和手段分别是什么。牢牢记住并不断提醒自己这三个问题,经过长期的写作练习,我们才能对文章的段落进行有效的展开,达到写作中的逻 辑要求。
1. 迅速浏览每段的段首段尾句,尤其段首句一般是文章主旨或者作者写作目的的概括,主旨题(Main Idea)的正确答案通常就是这种关键句的同义改写。
2. 用下划线标出关键词,并在空白处用简要词语总结出段落要点。阅读的过程要理解作者是如何组织文章的,关键词也就是回答了“who,” “what,” “where,”“when,” “why” 的信息。同样要注意转折词however/but 后面的内容,因为这部分内容通常表达了作者的真实看法。
3. 留意文章出处,通常在诗歌和小说题材的文章后面都会标注作者姓名和节选自哪篇作品的信息。小说的题目也会提供一定的信息。结合考生自身已有的文化背景会对迅速掌握文章内容起到辅助作用。
改革后的SSAT 考试将命题权下放, 不完全由SSATB 的教研和命题小组命题,而是改为从美国各中小学收集题目,由SSATB 命题小组审核,并确定其中适合考试难度的题纳入题库。这样一来, 由于各个中学的教学水平与学生能力的客观不一致,导致题目难度的波动范围也会扩大。
在这种背景下,SSAT 的考试范围(不是难度)已经逐渐超过了国内初中数学教材的范围。尽管国内数学难度远高于SSAT,但如果考到了完全没有见过的知识,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就是说许多考生事实上存在知识体系上的漏洞。
举例来说,在改革前的考试中很少涉及到根号运算,或者说只会涉及到非常简单的根号运算,而并不会出现提取根式内因子的运算以及根式的加减法。然而在2012 年10 月13 日的考试真题中,出现了这样一道题:
这不仅需要将两个根式都分别化简,还需要学会基本的根式加减法运算。
再比如说,以往的考试对排列组合的要求是比较低的,绝大多数涉及到排列组合的考题都是能够使用枚举法破题的。然而同样是在2012 年10 月13 日的考题中,出现了一道难度颇大的应用题:
两个家长陪四小孩过马路,六人排成一列,两位家长必须在头尾,四个孩子在中间,位置可换,问一共有多少方法。
正确答案是48 种,如果没有基本的排列组合运算常识,一个初中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把所有的可能都不遗漏不重复排出来。
此外,还有一次函数的参数变化,二次函数的作图识图,都是近些年考试的新鲜考点。因此考试范围的扩大一定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第一步:审题 (用时不超过3分钟)
SSAT 英语考试内容写作的一大特点是,逻辑要清楚,也就是说考生所选取的例子必须有力地支持自己所选择的观点。在正式进行头脑风暴选例子前,要确定好自己所站的 位置,是同意还是不同意,要鲜明且坚定。另外,头脑风暴可以想到几个例子,但是,要从中选出最有说服力的两个,就可以了。要注意的是,例子的选取最好是时 事、文学、历史的题材和个人经验相结合——时事、文学、历史的题材具有权威性;个人经验让阅卷人觉得真实和亲切。
第二步:起草提纲(用时不超过2分钟)
一旦确定了自己的立场选好例子后,就是画出提纲,安排好例子的书写顺序及详略,使例子的组合有逻辑有层次有深浅。
第三步:正式写作(时间控制在18分钟以内)
正式写作时,要注意书写,字迹要清楚。试想一下,考官一天要看多少份试卷呀,如果字迹潦草,估计考官都不会往下看,就判了低等。
Ssat作文的句子应该有长有短,让人看起来不单调。单词尽量用高级的单词,实在想不起来就用常见的,毕竟写对是最重要的。要注意语法,不要犯低级的语法错误。
第四步:检查(1-2分钟)
检查SSAT作文这一步必不可少,你可以快速地发现一些常犯的错误,及时修改。有人可能会问检查什么,当然要检查语法和拼写,因为在这么短的时间改文章结构是不太可能的,语法错误和拼写的分可以抢救一些。
注意标准化成绩的送分问题,尤其是托福的送分相对较慢,所以学生的托福一旦出了成绩,就一定要先送成绩,否则可能会因为学校没有及时收到成绩而把学生放到第二轮申请当中。
注意申请文书,切记不要由家长或者中介公司一手包办,实际上美国高中申请文书当中的很多问题和学生在现场面试的问题有很多重复的地方,如果学生面试中回答的和申请文书中写的不一致,可能会导致学生的申请被直接拒掉,那么之前学生所有的准备就会付之东流。
此外,SSAT考试当中,还需要学生手写一篇文章,而且这篇文章,SSAT考试中心也会发送给学生申请的学校,如果申请当中的文书和学生在SSAT考试当中的文书语气、用词习惯不一致,也会导致学生的申请被拒。
切忌过度包装,因为现在申请美国高中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很多家长想尽一切办法要包装学生,以便学生在申请当中能占优势。
2015年1月10日 星期六
2015年2月7日 星期六
2015年3月7日 星期六
2015年4月25日 星期六
2015年6月13日 星期六
SSAT考试以10月、11月、12月的考试最为重要,因为大多数学校会在1月15日—2月15日之间截止申请,所以这三个月的考试成绩一般会作为美国高中的录取依据之一。1月、2月、3月、4月的考试可能作为一些学校补录学生的依据。
1.在从句中,对以下连接词和引导词要保持高度警惕:
(1)which(或代词it)绝对不可指代前面的整个句子;
(2)because不可引导名词性从句;
(3)宾语从句中引导词that一般不能省略;
(4)if绝不可以引导名词性从句,如要表示“是否”,GMAT考试只能用whether引导;
(5)对不作为介词宾语的事物作限定性修饰,GMAT语法只用that而不用which。而which仅用于引导对介宾进行修饰的限定性从句和引导非限定性从句。
2.在require、demand等表“建议、命令”意义的词之后的that从句,要求用虚拟语气动词,即动词原形,不加should。
3.绝对不可以单独使用that指代前面的单数或不可数名词,GMAT考试技巧而一般是用that of+n.结构指代或换用其他表达方式。
4. 绝不可以单独使用this、these来指代前面出现的单数或复数名词,而绝对要通过换用其他人称代词,或重复前面出现的名词或者改变句子结构来避免这样 非正式且模糊的指代。如sth. of this kind, like this /these等模糊表达均要用such+n.(n.即重复this、these所指代的对象)来取代,意为“这些……”。另外,在“such…… that”结构中,such只修饰具体名词,而不修饰抽象名词(如rapidity、severity等)。
5.在我们通常使用的there be句型中,以下表达必错:
(1)there could be done sth.;
(2)there be sth. done;
(3)there being+名词词组
(4)there was sth.(抽象的表动作的名词),如说there was a transmisscion万万不可。呈般来说,GMAT语法 中there be仅用于“某处有某物”,而此物是指一具体名词,如knife,star,wolf等,而非抽象名词conversion, relation等。
6. 表示某人有某种能力做某事,最佳答案的选择依据是can do>be able to do>has(hav e) ability to do>has(have) a capability of doing…在选择时,有can do就不用含be able to do的选项,依次类推。
7.当我们需要举例时,一律用such as结构,而不用like。
8.在GMAT语法题中,ETS倾向于用主动语态而非被动语态,当用主动或被动语态的选项在语法和句意上都无错误时,选择用主动语态表达的选项,即“主动优先原则”。
9.在GMAT中,关于being的以下使用必错:
(1)being+n.(2)being+adj.(3)as being+n./adj./v.-ving.;GMAT认为在以上表达中,being完全多余。
10.当我们对一动宾结构进行替代时,不用do it,一律用do so.;
11. 介词短语:on account of, because of, despite(in spite of ), as a result of之后只跟简单的各词短语。若其后跟的是动名词或名词所有格+动名词短语,或名词短语之后用一复杂的现在分词来修饰时,应改为与其相同意义的连词 because, although等引导的从句形式。
12.几种简单的表达方式:
(1)n. that is (are) adj.必然要换为ad.+n.的名词短语结构,如a man who is poor的选项必错,而应选含有a poor man的选项。
(2)当表示谓语部分,尤其是表示实义动词的含义时,就直接用其动词形式表示,而不要用名词形式或形容词形式,如:be a cause就一定会被cause(动词)替代;be suggestive of一定会被suggest替代。
(3)一些常见词的替换方式:not any一定会被no替代;that which一定会被what替代;hav ing been done会被done(限定词)所替代。
13. 平行结构的最后一个成立之前必定有一个连词and, or, neither, nor或as well as,否则嘴并列结构必存在问题。如:to do A. do B, do的表达就必死无疑,正确表达应该是to do A, do B, and do C或to do A, to do B, and to do C。
14.在平行结构中,对于“不是……而是”的结构, ETS更喜欢用rather than,而很少用inst ead of。实践中,若5个选项中存在这两个词的互换,直接在含rather than的选项中找答案,除非含rather than的结构有语法或逻辑错误,才可考虑instead of。
战役层次
首 先说GMAT考试战役层次是因为它最具实战价值。所谓的语法战役层次是指题型的分类。细细体会一下看似杂乱无章的语法考题,不难发现其可以把握住的主考的 语法点并不是太多:比如说主谓一致/平行对称/代词指代等等。认识到了这一点,完全可以把语法当作逻辑题(题型十分明确,并且有相对固定的解题思路)对 待,找到自己语法中的薄弱环节,集中突破某种题型。本人作完OG以后发现自己大多数错在代词指代,后来做白皮书时强化了这方面的训练,现在一看到代词就十 分敏感。可以说,把这个战役层次的问题中解决了语法修炼就完成了一半,实战中体现为大多数题目可以在第一时间排除2-3个错误答案。
战术层次
GMAT 语法战术层次指的是具体解题中的小技巧。本人认为语法题解题最忌的就是:看完提干后一头雾水,既没搞清楚考点也没读明白意思。不得已只能反复比较5个选项 的每个差异,最后凭感觉(所谓的语感)选出一个答案。这样不但正确率很低,而且耗费大量的宝贵时间,实际效果还不如瞎猜一个答案(省时间)。一道语法考题 涉及的语法点很多,甚至个别题目超过选项的个数。所幸的是,ETS并不要求掌握所有语法点——只要有任意2-3个有把握的语法点基本就能保证题目的正确 性,而且大多数题目的2-3个语法点中有一个语法点是战役层次的问题(这也是强调战役层次问题的原因)。基于这点共识,认为在战术层次上有以下几点值得注 意:1,迅速将考题归类,找出主考语法点;2,仔细观察划线部分,一般划线首尾很可能是解题点(否则为什么只划那么长,觉得老美不像国内很多考试命题人心 里阴暗);3,观察选项中明显的不同。这并不是指漫无目的的反复比较每个选项,而是从选项明显的不同中反推所考的语法点。一般明显的不同呈2/3分布。以 上三点只是从三个不同方面寻找语法点,相辅相成并不矛盾,在每个具体的题目中选择灵活运用。
战略层次
之 所以将战略层次的问题放在最后是因为都是废话,讲不讲都一样。就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都搞定了,再谈如何减员增效,姓资姓社都是废话。认为语法战略层次 的最高纲领是:提高英语水平,对英语有着敏锐的洞察力(想速练乾坤大挪移顶层功夫的朋友千万别打),这是真正的语感,有别于上文所提及的“所谓语感”。这 点恐怕国内大多数G友都难以做到即使你掌握了有用的GMAT考试技巧。比较可行的纲领是:1,提高把握句子主干的能力;2,对各类语法错误的优先级把握的 能力。这两点相信经过一定的训练大家都能做到,至少提高到足以应付GMAT语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