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那年,张益肇成为麻省理工大学的一年级学生。一副东方人的身架,个头儿本来不高,又很瘦,看上去比他的年龄还要小。
在美国,收到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至少要比在中国容易得多。但是如果想去读最好的学校,就非常难。比如哈佛大学在每4个申请者中录取一个。麻省录取的学生中有一半是在高中最好的学生,有5%能免学费。
为了这个5%的名额,张益肇的生活发生了变化。他的内心充满渴望,变得勤奋而且激昂。不仅要让自己的成绩进入学校的前三名,还开始自修大学课程。数学、科学、物理、化学……总共学了7门。在旁人看来,这真是苦不堪言。可是他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一个孩子感觉不到学习的快乐,那不是因为他过于努力过于艰辛,而是因为,他觉得这并不是他想要的东西。那些日子,他的感觉正相反,没有一点痛苦,而且还很快乐。
但是对于一所真正的好大学来说。“优秀”的标准决不仅仅意味着学习成绩好。张益肇知道,像哈佛、麻省这样的学校。不会录取那些除了优异的学习成绩就没有可取之处的学生。他们不会把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还要看很多分数以外的东西。所以那些真正优秀的孩子,都把课外的东西当成必修课。张益肇竭尽全力去参加那些课程之外的活动,那会占用很多时间,他把这一切都当做他的梦想之旅上的伙伴,与它们携手同行,没有怨言,竭尽全力。
高考后,他向麻省理工大学递交了申请。结果很顺利,他如愿以偿。 很多年以后,有一天张益肇和熟人谈起当年的求学经历。在回答“你凭什么进入麻省”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列举出六项理由,这六项内容让麻省理工大学无法拒绝他的申请:
第一,有一个很好的学习成绩。这包括平时成绩和最终成绩,校内成绩和全国统一考试成绩。
第二,是很多课外组织的成员。他是学校数学比赛代表队的队员,是中国同学会的会长,还是中学里一个荣誉团体的成员。只有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才有机会参加这个团体。
第三,有很多校园之外的工作经验。他在每周三下午到一所医院去做2个小时的“义务工作”。为不同科室提供服务,包括开发计算机应用程序、整理文件和做其他杂事。
第四,有一些很独特的能力。比如在学校辩论会上的口才和机敏,还有下棋。
第五,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麻省为检验考生而提出试题,是由一系列论文组成的,题目五花八门。比如:你一生当中都犯过什么错误?你学到了什么东西? 你的长处在哪里?你的缺点在哪里?你为什么要来我们学校?还有一个题目是,“你跟某某共进晚餐”。所有文章都拿回家去写,整个过程持续好几个月。你可以听由己意,任意做答。答案没有标准的对与错,全看学生的见识和表达自己的能力。
第六,在整个申请入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强烈的渴望。大多数美国的学校都相信,一个孩子内心的渴望———而不是别人的渴望,将成为他永远的向导。
如今,张益肇早已从麻省理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现任微软亚洲工程院副院长。(摘自《科海故事博览》)
我之前的几篇博客大多是讲了一些美国大学生活的概况,因而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些我个人的故事。在耶鲁,除了丰富的校园活动和出色的同学之外,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大概就是我所遇到过的那些有名的导师们了。他们大多是自己行业内的佼佼者,在与他们的相处中,除了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知识之外,他们出众的风度、严谨的专业修养,都是我所深深钦佩的。接下来我就打算向大家介绍几位我在耶鲁认识的著名学者和企业家,希望把我的这些难忘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
普林斯顿大学近5年录取率
申请建议
告诉老师你的独特经历
普林斯顿大学录取学生并不仅仅依靠成绩,要看学生的能力与潜能,各种学术与非学术的兴趣,特殊技能与天资、经验、抱负和背景等因素都会纳入它的考察范围。
一份给审核老师留下深刻印象的申请非常重要,学生不仅需要提交自己此前在校学习的成绩单,介绍自己的特长、才能和学术成果,更重要的是把握机会,让审核老师了解自己。告诉老师自己的独特经历,并制定出如何在新校园里利用校园内外机会学习、同时也有所贡献的计划。
此外,如果在申请入学的同时也申请助学金,并且在支付申请费用时有困难时,可向普林斯顿大学提出免交申请费的要求。学校会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考虑给予免费。
学校的申请期限为每年的1月2日以前。
目前,康奈尔大学有中国学生416人,其中有401名本科学生,另有15名其他专业学位学生。
中国是康奈尔大学的五大生源国之一。在2008年秋季入学的国际学生中,中国学生的人数排名第三,仅次于韩国和加拿大。
根据该校统计数据,该校近5年所招国际生中,每年的招生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比例稳步增长,中国学生的人数也持续增长。
申请建议
学习与课外活动并重
康奈尔大学在录取新生时,不仅看重学生极强的学术背景,也很重视学生参与学习以外的其他活动的领导能力。还有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
学校的申请递交截止时间为每年1月1日。
哥伦比亚大学今年的国际生录取人数突破历史新高,达到5323人,其中有1200名中国留学生,占该校学生总数的4%。
该校近年来招收中国学生的人数持续增长,今年中国也成为该校国际生的最大来源国。
今后,哥伦比亚大学计划大幅扩招,尤其是扩招本科阶段的中国留学生,以期使中国学生占该校学生总数的比例达到10%—20%。
申请建议
特别提醒:各院系独立招生
与很多学校不同的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每个院系都有独立的招生办公室,并有各自的申请规定和审核办法。
学生在提交申请之前,一是要先对这所大学有个全面的了解和研究,看其是否真正适合自己;另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了解该校各个院系和专业设置,查看清楚各系对入学条件的不同要求。
中国学生
半数读文理研究生院在2007-2008学年,共有来自全球141个国家的3913名留学生在哈佛读书,其中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有400名,占总人数的10.22%, 仅比排名第一的加拿大留学生少89人。
中国大陆留学生人数比16年前增加了81.8%,其中一半以上的学生就读于文理研究生院,其他则分布于各个院系,如商学院、设计学院等。
申请建议
竞争激烈显示特长
哈佛是全世界最顶尖的名校之一,每年的入学竞争都非常激烈。申请入学的学生要想“突出重围”,除了要有优秀的学习成绩外,还需要有与众不同的特长、丰富的课外实践经验、卓越的社会活动能力和领导潜质等。
中国学生:申请人数增加录取率不高
近五年申请达特茅斯的中国人数在持续增加,但录取率却不高,且每年都有波动。对于变化的原因,该校表示,每年的招生人数和录取人数的波动是正常的。该校对所有学生的录取要求一视同仁,也不对任何国家的学生设定录取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