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福听力姿态说明你是否认真。中国人各种姿势练听力!
每一轮考试下来,就有许多学生捶胸顿足,抢呼欲绝,大骂托福变态以此发泄。哥们,别怪托福,虽然托福叫我变态(ibt),但实际上它是一个非常人性化和有实用的考试,搞定他很easy。
拿中国人最头痛的部分听力来说,很多学生的反应都是:
1.听力很难练,老师总是提醒我们多听,听不懂也要坚持听,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听,这叫泛听,基础差的学生,这种听法,对考试来说没有效果。
2.因为听的基础差,所以缺乏归纳的能力,有些学生说我都听懂了,笔记也记得很周全,但就是选不出选项,这太痛苦了!
3.在选项时只选听到的,听不懂的全排除。
4.在听英语的时候,你会发现许多人有不同的姿势:
头一直向上伸着。
眼睛向上翻着。
双眼放空,呈游离状态等等......
听力几乎映射出中国托福考生对于英语学习的所有迷茫与困惑,当然,最为简单直接的问题就来自于为什么自己听得不对,以及为什么自己听不懂。
为什么听出来的单词与原来的单词不一样呢?究竟是我错了,还是单词错了呢?答案显而易见,就是你错了。因为我们经常误认为我们把所有单词全都背过了,就自然知道这些单词怎么发音了,或者说我们听过每一个单词的发音之后,自然在做听力的时候,就能听懂这些单词了,其实这都是幻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北京有句话很出名你吃了么?,大家只要听过就会发现,其实这里面吃这个字的发音为清晰,但是这里的你和了么其实都是发音很轻,我们几乎都听不见。这就说明,其实听写是在做什么?听写就是要发现英语单词在句子里面到底是怎样发音的,也就是要知道类似于a and b在发音的时候,其实经常发的是a an b,换句话说,我们听写,目的就是要知道所有的单词在句子里真正的发音是怎样的,这也就是听写的目的。
至于很多考友都说在做听写的时候,经常是半句半句的听写,经常感觉自己听的听力材料,哪怕听写完了也是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其实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我们做听写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要能适应英语的语速,换句话说也就是要快速的识别出所听到的所有的单词。但是这仅仅是我们做的第一步,其实我们应该知道,在真正考试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的精力全都是有限的,如果我们花很多的精力,用于思考我们听到的每一个单词到底是哪个单词,那么自然就没有时间或者说精力,来思考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换句话说,我们听写的过程,就是要将我们对于每一个单词的反应速度无限提高,然后当我们在思考每一个单词到底是什么意思的时候,我们所花费的精力,就会无线趋近于0,这样我们就会有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此时我们自然就听懂了。换句话说,在听写的过程中,只要你发现你的听写的正确率是在一步一个脚印的提升,那么,你的路就是完全正确的。换句话说,随着你听力水平的提升,你会发现你慢慢的可以有越来越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在思考每一句话是什么意思,这个时候你自然就听懂了。
听写是不懂到懂的这个过程的必由之路,当你听写作的足够多,那么你自然会听懂,哪怕你听写的过程中不能做到听懂,但是你只要坚持听写,那么你终究有一天会听懂。至于多长时间才能听懂,这个别人谁都不知道,这个过程要问你自己,你自己今天听写了多少?不要问我爱你有多深,你每天送来的盒饭代表你的心!
在我们准备托福考试的过程中,我们的前方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方法,无数的指导方针,就好像我们面前有无数条岔路,这个时候,我们要么是随便选一条冲进去,要么是转身就走。听写虽然是很多人所指出的一条明路,但是很遗憾有些时候由于我们准备的不充分,亦或者是由于我们的小偷懒在作祟,因此总是觉得自己久久不能提升。所以当我们准备听写的时候,必须要做的4大准备!
第一:单词!其实这是我们很多考友在准备听写的时候忽略的一个问题。其实在我们准备托福考试的时候,很多考友的水平也就是在大学4级英语刚及格,甚至是更低一点,也就是刚刚初中升高中的水平,在这个阶段,其实我们相比于托福考试所要求的单词量有很大很大的差距,这个时候,我们最好要先去背大学4级单词,甚至有的筒子们要去背高中单词,只有这样,我们继续向下做听写才是有意义的,否则我们总是感觉自己的听力在分数上没有任何的提升,其实这个时候不是不是你听力水平的问题,而是你词汇量的问题,当你都不知道人家在说什么,听的在准也没用的啊!亲!
第二:心态。其实我们在听写的时候,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去矫正我们对于单词的发音的认知,因为,其实我们说中文的时候就能发现,当我们字正腔圆的说一个字的时候,与我们在说话之中说一个字的时候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是这个字,我们看一位军官领导任务时的那一个是和我们平时轻描淡写说一个是的发音差别是很大的。在英语里也是一样的,比如说and这个单词,在英语里说话的时候,就经常会省略掉后面的d,因此我们经常就会听到a an b,其实意思是a and b。这个时候很多考友心里想的是,这个发音怎么这么奇怪!但是实际上我们正确的心理状态应该是:哦!原来这里的音是这么发的!换句话说,我们的听写不是来挑人家发音的错的,而是矫正我们脑中的发音来的。
第三:材料。在听写的时候,很多考友还是在追求所谓的神器,也就是一个材料可以解决我们所有的问题,但是实际上如果我们水平很好的话,会觉得材料很简单。但是如果我们水平很差的话,又会觉得材料难度太高,自己达不到。其实,我们在做听写的时候,应该是根据自己现阶段的水平来选择自己所用的听写包,什么是最好的材料?最好的材料不是别人说好的材料,而是最适合你自己的材料!
第四:兵器。要想手拿菜刀砍电线,一路火花带闪电。首先你要有一把菜刀啊!现在很多考友在听写的时候,还是在把自己的听写的内容写在word文档里,甚至有的考友还把自己听写的内容写在纸上,更有甚者只去写一些自己听不出来的内容,这就更夸张了,因为你都不确定你听的是否正确,怎么还能去确定你听到的是准确的呢。因此为了方便以后的检查和监督,一定要把自己听写的内容敲到电脑里。当然一个一劳永逸的方法,就是找一款听写软件,这里推荐2款听写软件,分别是sitman与media study。前者的优势是方便手动断句,可以自由的控制在何处进行断句。后者的优势是软件自动断句,尽享听写的便利。听写绝对是提升听力水平的利剑,想走天涯,必然利剑做伴,好好的擦拭和磨练这把利剑,你绝对不会后悔!
a big sale
大减价。托福听力围绕学生生活的话题较多,学生总是没钱,所以一听到on sale 或者for sale,a big sale,等等大减价等总是非常有兴趣。
a: those are great sneakers, were they very expensive?
b: i never could have bought them if the shoe store wasn’t having a big sale.
a far cry from 离……差的老远,有很大的差别
the published book is a far cry from the early manuscript.
anything but 单单除……之外;恰恰不
对照习语:nothing but, 意为正是,只是,不过。
she is nothing but poor. 她很穷。
susan is anything but poor. 苏珊一点也不穷。
are you kidding? 你开什么玩笑?
类似说法:you must be kidding, you must be joking? are you joking ? you kidding? you joking? 等等, 一起记。
a: how did the game go the other night? did you team win ?
b: are you kidding? that would be a first.
around the clock 一天不间断,一天24小时不停
1、坚决以真题为材料,不要把战线拉得过长
没有完全了解和熟悉真题前,不要去听friends,voa,空中美语,等,特别是不要听疯狂英语。也许我得能力不够,依照我看疯狂英语要是你能听懂2/3,那么你听力已经不是一般水平了,何况疯狂英语里词汇杂乱,习语众多,试问你手头是否有一本习语字典?如果没有,说明你连这个概念都没有,又如何要求自己去听懂呢,类似字典我buy过,便宜,小小的,基本有三万个,如果你打算成为英语学家,你可以去看(起码看三次以上),所以你能够熟悉所有真题,耳熟能详,就已经算是功力高深了,千万不要好高骛远。
2、听完4次足够,再听不懂就看文字
全部听完真题,你可以试着背里面一些句子,有些人主张听不出就死听,直到听懂,我不是很理解,其实很多听不懂是由于1,连读 2。词汇不认识 3。习语不懂。试问听力也是一个积累口语词汇的过程,如果你听多次不懂,也不肯翻文字出来背,那么这些就是不懂的东西,甚至你查字典才能明白的东西,又如何指望自己在一遍遍听中搞懂呢?其实你认真背一下,再结合磁带读几次,这个东西就是你自己的,何必反复听,听到最后还是不懂,费时费力。
3、多背单词,特别是名词
我建议大家把红宝书上的所有名词背一下,不多但是很管用,我听了几次,有提到维生素,钙质,羊皮纸,胶水,这些词汇都是长对话里的重要特征,其实听懂这些往往对你猜测答案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其实长对话一般不会说和我们常识相反的事物,你能够听明白在说个什么东西,即使后来很多不懂,连蒙带猜也可以做对3-4个。
马上咨询哈鲁教育专家,了解更多留学资讯
part c部分,也叫takl部分。通常是老师讲课(上课或者其他内容),学生做报告等。而决定了内容上是文科专业或者理科专业体裁居多,而学生生活方面的偏少,或者可以说基本没有。而大家知道,美国人是很讲逻辑性的,不管是说话,还是写文章。而ets在出题上更继承了这一特点。它们都有很强的结构性。阅读是这样,而听力同样如此。
我们也知道,要在短短的一遍中听清楚并记住文中的所有内容是几乎不可能的,所以。对于段子题目,特别是part c,我们听的时候主要是听出文章的结构。这样才能把刚听到过的零散信息进行有效的重组,对整篇文章做到心中有数。
对于听力文章(文理科专业段子)的结构,大家也许比较熟悉了。不过是:一般分3段,第一段点题,也就是提出问题;第二段讨论,也就是展开问题的各分点。第三段结轮,也就是经过讨论后下结论。第一、三部分都比较好说,一头一尾嘛,容易把握。而主要的主要针对的是文章的讨论部分,它会分几点来叙述将要说明的事情,而这几点又是由某些顺序来组织的:
我们认为通常有3类:
1. 时间顺序。在叙说一个事物史的发展的时候,通常是采取时间渐进的方式来叙述。先怎么样,再怎么样,最后怎么样。
2. 空间顺序。在介绍一个事物的时候,也会采用空间移动的顺序。里面怎么样,外面怎么样,前面怎么样,后面怎么样,上面怎么样,下面怎么样。
3. 好坏顺序。在介绍新产品的时候,往往会先说它的几个优点,然后再说它缺点。在介绍某种现象的时候,也会先说它带来的好处,再说它的坏处。
马上咨询哈鲁教育专家,了解更多留学资讯
对话部分的考试内容主要分为两种:学习讨论和服务咨询。
学习讨论常常发生在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辅导老师或者教授之间。比如在课堂或考试中遇到不清楚的地方向老师咨询,申请作业延期,和辅导老师安排课程等等。专家提醒广大考生,在这部分中比较容易出现一些和具体课程相关的术语,引起理解上的困难。
服务咨询内容涵盖学生生活中个各个方面,如租房服务,找工作,图书馆借书指导,各种证件申请或者补办等等。这部分相对生活化,比较容易想像。
讲座部分还原真实上课情景,内容涉及各个学科,文理兼备。如生物学、地理学、地质学、天文学、环境、文学、艺术、人类学等等。这些内容里有很多考生不熟悉的单词和知识点,但考试并不需要考生具备相应的背景知识,掌握了基本的单词和表达方式就能理解文章大意。一般重要的术语都会在文章中以各种方式出现相应的解释。但注意在平时多积累各方面的课外知识无疑能对做题会很有好处。
不管是对话还是讲座,由于非常追求真实场景的还原,所以会在文章中出现停顿、重复、犹豫、信息修改、学生提问打断老师讲话等课堂中会发生的情况,因此文章并不一定一顺到底。考生在听题时允许做笔记,用于做题时的参考。专家提醒各位考生,虽然做题时不一定完全依靠笔记,但做笔记对于听力考试来说最重要的是帮助考生做到注意力集中,抓住说话人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并且在听力中得到笔记练习对口语和写作考试也是大有帮助的。
最后,考试全为选择性题型,具体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排序题,判断题,搭配题,图形题,原音重现题。
马上咨询哈鲁教育专家,了解更多留学资讯
托福听力备考可以边走边听,作为面向外国人的英语能力测试,老托福的语速、连读情况和真正美国人说话自然还是有差别。而在老托福的听力材料之后,我就直接强迫自己听voa standard。这个跨度很大,主要是因为我没能找到难度居于两者之间的听力材料。voa的语速已经比新托福考试要快了,但其价值也正是如此。所谓求其上上得其上,如果把voa都能听懂,还怕托福听力吗?但果不其然,初听voa时我大脑出现了严重的罢工现象,常常没听几分钟就走神了。为了让自己集中注意力,我开始听说。下面要重点说一下听说。
此听说非彼听说。我在尝试了几次后最终没有采用,一是因为很耗时间,二是因为过程很枯燥。如果有比较有决心的同学不妨一试。而我采用的方法是听说——耳朵听到的英语嘴巴跟着说,哪怕没听懂也尽量模仿那种发音。因为有了大脑的这个反馈过程,这样做能让自己专注于所听的材料,走神现象有了很大的改善。而与听写 想比,这种方法花的时间较少,而且由于可以很快地听新内容而不是纠结于某个句子而一再重听,相比之下也没有那么枯燥。
不过我必须承认一点:直到考完托福,我听voa也是很吃力的。我当时是下载十篇几分钟一段的voa standard,放到mp3里面反复听。第一遍往往只是听个大概,夸张一点说,就是抱着寻宝的态度去听——听着听着发现,哟,这一句我能听懂唉! 然而反复听,第二遍,第三遍,第十遍……今天听完明天继续,直到某天发现,这几篇报道的大意自己都明白了,就可以换一批新的了。注意,此时的听明白是个幻觉:我们只是能听明白这几篇文章,并不是说已经有听voa standard的听力水平了。换十篇新的voa,第一遍依然听得很崩溃。然后再是第二遍,第三遍……然后再换。
马上咨询哈鲁教育专家,了解更多留学资讯
语音知识不扎实
扎实的语音知识是听写慢速英语录音的基础。准确地抓住了语音,即使是生词,也不难根据其发音从词典找到答案。反之,如果语音知识不够,即使是自己会的词也不一定能听懂,更不用说真正碰到生词了。由于种种原因,不少人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没有得到足够的语音训练,虽然记住了数千个或上万单词和大量语法知识,可以顺利地阅读书面英语文章,但听不懂用词量只有1500余个的慢速英语广播。
基本语洁知识不扎实
由于语音知识不扎实,不能在多次的听写反复过程中自我解决问题,不能自我发现和纠正差错。实践表明,对英语水平不高的初学者来说,一段录音不是一次听写就能完成的,前几遍的听写记录一般会有不少空白(听不出来是什么)和差错(有的自以为正确地听写出来,其实却是错的)。这些空白和差错,需要经过不断的听写反复去发现和纠正。
词汇量不够
词写出来认得,而且也能正确地读出来,但由于对词义的理解大狭窄而听不懂。或者单个的词写出来认得,能正确地读出来,词义也明白,但不明白与其他词合在一起组成词组以后的意思是什么而听不懂。
缺乏背景知识
英语广播稿的撰写人大都是地道的欧美人,他们熟知西方的风俗习惯和各种文化、历史背景,在写文章时,对于一些他们认为是人人皆知的背景知识就不会再费笔墨了。此类隐含在文章里的背景知识,对于不熟悉西方社会和文化的人来说,如果文章的作者没有把必要的背景知识交待清楚的话,听到以后不一定懂。
主要是听力水平低,不是缺乏背景知识
各种听力录音材料(尤其是考试用的录音材料),对大部分听众不熟悉的背景知识况会做出足够的解释(当然是用英语解释的),很少有隐含的背景知识,否则听力考试就主要不是考英语听力的高低,而是考背景知识的多少了。再说背景知识面的含义很广,天文地理,政治经济等等,无所不包,又有谁能说得清到底背景知识扩大到什么程度才不会影响英语的听力呢一般说来,各种录音材料编写时已经考虑到一般听众的背景知识情况,只要具有中学以上的文化程度,平时注意读报、听广播和看电视新闻的人,听不懂录音材料主要原因都是由于英语听力差所至,而不是背景知识不足。
不熟悉专有名词
英语广播中频繁地出现人名、地名和各种专有名词,它们往往是句子的主语和宾语,是关键词,如果听不懂,会影响对整个内容的理解。
在这六大题型中,出镜率最高、几乎每篇文章(我们知道托福听力考试涉及的文章有两种:conversation和lecture)都会涉及到的题目就是主旨题。把握好主旨题同样又是解答其他题目的关键。什么是主旨题呢?ets官方给出的解释是:对话和讲座的大概意思,即文章主要涉及的是什么内容!关于主旨题,其实很多学生发现它是所有题型中最简单的一道题目。可是往往我们如果不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和关键策略的话这道题同样可能丢分。所以,把握好主旨题是解题的重中之重。
下面我就如何解答主旨题做一下总结与点评:
1、主旨题在原文和题目中的位置
首先,大家要明确托福听力考试的一大特色就是题目顺序与文章的行文顺序相一致。所以,同学们要明确的是主旨题出现在文章的开头部分,绝对不会出现在文章的中间部分。其中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结尾部分同样可能会出现帮助解答主旨题的解题内容。因为老师很可能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那么,结尾部分就可能出现主旨题的答案!但是,这种情况比较少见!所以按照文章的行文顺序,主旨题题目一般只会出现于第一道题。所以通常,不管是conversation还是lecture,主旨题都会出现于首道题目。明确了题目的位置之后,我们来看一下主旨题的分类。
2、主旨题题型分类及典型问法
主旨题分为目的主旨和内容主旨。
目的主旨: 考查对话目的而非内容,即两个说话者的对话目的和教授讲这篇文章的目的。目的主旨一般出现于conversation中。
目的主旨典型问法:why does the student visit the professor
why does the student visit the registrar’s office
why did the professor ask to see the student
why does the professor explain x
内容主旨: 要求考生理解讲座或对话的主旨大意。材料有时会明确提出主旨,有时会很含蓄。 要求学生对听到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
内容主旨典型问法:what problem does the man have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what is the main ideaof the lecture
what aspect of x does the professor mainly discuss
3、主旨题解题技巧
关于解题技巧大家应该首先注意的是这两种题型与大家词汇量的多少无关。也就是说,词汇量即使很少也不会给这两种题型的解题造成障碍。首先要听准开头;特别是开头句型,之后找出对话目的;如果开头没有把握准,那么要注意全文重复词汇;最后要听准关键词并对实义词(名词、动词、形容词)足够敏感。那么,如何听准开头呢?在conversation和lecture的开头中,有的文章会出现寒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