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语音知识不扎实,不能在多次的托福听写反复过程中自我解决问题,不能自我发现和纠正差错。实践表明,对英语水平不高的初学者来说,一段录音不是一次听写就能完成的,前几遍的听写记录一般会有不少空白(听不出来是什么)和差错(有的自以为正确地听写出来,其实却是错的)。这些空白和差错,需要经过不断的听写反复去发现和纠正。由于语音知识不扎实,往往 听写,错了也发现不了。
托福听写过程中要有意识地锻炼根据内容和语感进行分段、断句和加注标点符号的能力。能不能根据录音进行正确的分段、断句和加注标点符号,是英语水平的一个方面。一般水平比较低的人写出来的记录,往往不分句,不分段,严重影响对于内容的理解,也难以发现差错。
也许有人会问,只有录音没有文本,怎么知道分的段、断的句和加的标点符号是对的呢?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只要自己分的段、断的句和加的标点符号不影响对于消息内容的理解,一般说来就是可以接受的。如果还没有把握,可以请英语水平高的人帮助检查一下,看看是不是正确,如果不正确,就要很好的分析和总结。也可找一些自己没有学过的教学录音带来听,先不看文字记录,听写完毕以后再与记录对比,看看自己分段、断句和加标点符号的准确性如何。如果有条件进入internet,可以从该网下载(download)相应的内容,然后与自己的听写记录对比。如果自己在分段、断句和加标点符号等大体上都是正确的,说明自己已经有了相当的英语水平了。
由于托福听力考试要求的特殊性,与雅思的听力考试不同,托福考生不能通过预览听力考题来对听力材料中的重要内容作一个预先判断,故而,掌握如何在托福听力材料中定位重要信息的能力对于托福考生来说显得至关重要。
除了听力中几乎"百发百中"的转折原则外,问答原则也是在听力材料中定位出题信息的一个重要原则。无论是在对话还是讲座当中,问答情境的出现通常都是对听力材料中涉及的重要问题的明确与深入探讨,对于问题的回答往往就是对听力主线内容的进一步阐释说明,故而一问一答的内容往往就是出题点所在,此部分的信息是考生解题的重要线索与依据,需要重点关注。
下面将以tpo真题中的具体实例说明问答原则如何能够帮助考生在托福听力中定位重点出题信息。
conversation篇
托福听力中conversation涉及的主要是学生求助他人解决实际问题或授课内容疑难点的场景,问答原则在对话中的主要体现在于一、明确学生的主要问题 --- conversation必考的主旨题往往是在学生与教授或工作人员的问答中得以体现,其中:对话的目的主旨往往直接就是学生的问题所在,对话的大意主旨也都是在对话双方的不断应答中得以揭示的;以及二、探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与步骤,在对话中基于不同问题或疑惑的解答往往是涉及对话主线的重要信息,通常在听力中会以细节题的形式进行考察。
例1:tpo6 conversation1当中,学生因不明确校园招聘会具体面向什么学生群体而特意前去咨询,此处涉及的是对对话目的主旨的考察。
tpo-6 conversation-1
narrator
listen to a conversation between a student and an employee in the universitys
career services office.
student
hi, do you have a minute?
employee
sure, how can i help you?
student
i have a couple of questions about the career fair next week.
employee
ok, shoot.
student
um ...well, are seniors the only ones who can go?(q1) i mean, you know, they are
finishing school this year and getting their degrees and everything. and, well, it
seems like businesses would wanna talk to them and not first year students
like me.
employee
no, no, the career fair is opened to all our students and we encourage anyone
whos interested to go check it out.
1. why does the student go to the career services office?
● to confirm the date and time of the career fair
● to learn the location of the career fair
● to find out he is allowed to attend the career fair
● to get advice about interviewing at the career fair
例2:tpo8 conversation1当中,学生去办理学位证,但因不明白办理的具体要求,学生遇到了一些麻烦。
tpo-8 conversation-1
stu
hi, id like to drop of my graduation form; i understand you need this in order to process my diploma.
reg
ok, i will take that. before you leave, lets me check our computer. looks like you are ok for graduation, and actually, i am getting a warning fly on your academic record here.
stu
really?
reg
yeah. lets see was what. are you familiar with your graduation requirements?(q2)
stu
yes, i think so
reg
then you know you need 48 credits in your major field to graduate and at least 24 credits in the intermediate level or higher. also, after your second year, you have to meet with your department chair to outline a plan for the rest of your time here.(q2) in the past, we also issue letters before students final year began to let them know what they needed to take in the final year to be ok, but we dont do that anymore.
stu
i definitely met with my chair person 2 years ago; he told me that i need 8 more courses at the intermediate level or higher in the last 2 years to be ok. so i am not sure what the problem is, i make sure i got these credits.
2.according to the registrar, what step is currently taken to ensure that students fulfill their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academic records are regularly checked by the registrars office
●students meet with a department chairperson to plan their course work
●students receive letters listing the courses that they still need to take
●warning letters are sent to students who have fallen behind in their course work
例3:tpo14 conversation2当中,学生想转新闻专业,老师向其解释学校并没有设置新闻专业,且就读新闻专业并不是要成为记者的必要条件。
student:
yeah… anyway, i am glad you schedule this meeting because i want to change my
major to journalism now.
advisor:
um,the university doesnt offer a major in journalism.
student:
oh no…
advisor:
but….
student:
i… i mean… should i transfer to another school, or major in english?
advisor:
er… wait a minute. let me explain why the major isnt offered. editors at newspapers… editors… um… i mean when you apply for a reporting job, editors look
at the two things(q2)--- they want to see clips, you know, some of your published articles(q3), though also want you to try out, though give you an assignment like… covering press conferences of some other event, then see if you can craft the story about it, accurately, on dead line(q3).
3. according to advisor, how do newspaper editors evaluate an applicant for a
reporting position?
clickon 2 answers.
they ask the applicant to present ideas for news stories.
they ask the applicant to write a news story.
they review the applicants university course work.
they review a sample of the applicants published articles.
一、 整体构成
雅思听力4部分,40题。第一、三部分是对话,第二、四部分是独白。时长在20到25分钟之间。每部分单词在800-900之间,只能听一遍,一旦走神就会错过答案。
问题已给出,考生在听之前可以先浏览将要听到的问题。
托福听力分6部分。2-3个对话和4-6个讲座。每个对话后有5个问题,讲座后有6个问题,数目固定。时长在60到90分钟之间,每段对话词数在600个左右,讲座单词数在800-1000。停顿多,对短时记忆要求高。
二、 题型
雅思听力题型丰富,常见的有四种:选择题、表格题、完成句子和问答题。选择题考查边听边读的能力,后三种考查边听边写的能力。
地图题和搭配题是属于次常考题型,地图题考查听辨方向的能力。搭配题则要听的时候阅读多个题干和选项。
不经常出现的题型,如:图画题、图示题、推理题和判断题。
雅思听力重点考查听细节的能力,很少涉及主旨。
托福听力,准确的说,只有一种题型,选择题。也就是说,托福考试中没有需要拼写答案的题目。细分为三个类型:主旨、细节题;情景理解题;整和信息题。
三、 场景
雅思听力中有两大场景:生活类和学术类,前两部分考生活,后两部分考学术。生活类场景包括:租房、谈论家乡、旅游度假以及对于一些活动的介绍。学术类包括:新生入学、介绍图书馆;作业、研究、写论文;讲座。
托福听力中也分生活和学术两类场景。但是,托福考试中绝大部分都是学术类。关于生活类的主要涉及食宿。学术类的有关于作业、论文等,在对话中出现。讲座中会出现四类话题:艺术,生命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四、 评分标准
雅思考试的评分标准从0到9分,有半分。对18到24个题目,得5.5到6分,对25-31个题目,得6.5到7分,对32-36个题目,得7.5到8分,以此类推。7分以上算好成绩。
托福考试的分数范围大,对33-34个题目,得28到30分,对31-32个题目,得26到29分,对29-30个题目得25到27分,以此类推。25分以上算好成绩。
仅从题目数来讲,托福似乎更难。但考虑到题型,托福就比雅思简单了。大多英联邦国家要求雅思6.5到7.5分,而托福要求总分80-100,实际对听力的要求为20-25分。
以上就是本站网托福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托福听力与雅思听力的四个区别,非常实用。更多托福资讯尽在本站网托福频道。最后,本站网托福频道预祝大家在托福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马上咨询哈鲁教育专家,了解更多留学资讯
英语听力能力的提高也同语言其他方面的能力存在共性,就是需要大量的训练,但是训练要讲究方法,做到事半功倍。我们提倡从四个方面来提高听力。
一、听力速度训练
听力速度直接关系到听力测试的成败,而且是影响考生测试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测试中因为一道题没跟上而顿时慌乱,接连丢失几题的情况并不罕见。
科学训练听力速度就要循序渐进,即由慢速到快速,逐步提高。这种方法可使初学者逐渐适应有声信息的接受方式,树立起听的信心。但是,人为地将语速放慢,也并不利于听力的提高。而且,如果信息传播的速度过于缓慢,反而会拉长记忆的距离,造成遗忘,久而久之,大脑的反应速度也就变得迟钝了。
一般听力测试的语速是英语本族人讲英语的正常速度。为使大脑尽早适应这种语速,宜从一开始就以这种速度进行训练。初级阶段会出现听完之后大脑中对所听内容没有什么印象的现象,但不必担忧,因为在这种语速的不断轰击下,耳朵会逐渐敏锐,从开始只能抓住只言片语到能接受一个完整句子,直至大脑完全适应了这种语速,接下来便是行使其记忆与判断的功能了。
在听力速度训练中要抓住速度这个主要矛盾,采用语法及词汇比较浅显而语速正常的有声材料。
二、听力素质训练
全面提高英语水平是提高听力之本。在训练提高听力的同时,还要注意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全面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就基础知识而言,非英语国家的人在非英语环境中训练听力,对于从单词的发音开始,到短语、句子的分析,连读、略读的掌握和语法知识的熟练掌握,都非常重要。另外,对于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历史背景、文化渊源要尽可能的了解。就整个学习过程而言,必须要不断的总结,周期性增加自己的知识量,避免出现这一段时间学了,下一段时间又忘了。
三、听力记忆训练
听力考试不仅是考查是否听懂的能力,还是考查学生短时记忆的能力。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注意提高大脑的记忆能力。要想记住所听的内容就要:
1. 真正用心听,集中精力听那些你想记忆的重要信息。
2. 不要把精力放在个别单词上,一定要注意把握文章的整体。只要抓住了全文的意思,听不清或听不懂个别词也没关系。
3. 听完之后,立即做一做自我测试,检验你能回忆起多少听过的内容。
4. 把你听到的东西向别人复述。
5. 找个朋友一起听。录音结束后,你和他可以谈谈所听的内容,看看你们听到的是否一致。
6. 如果你想隔较长时间再回忆你所听的内容,那么你最好把你所听的要点记录下来。
这里又提到了一个作笔记的问题。听音时作笔记也是帮助我们理解听力材料的一个好方法,它可以提高区分有用信息和无用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它能帮我们减轻大脑的负担,完整而准确的把握所听材料的主要内容。
记笔记的方式可因人而异。你可以在选择项旁边尽可能地记下文中所提及的人名、地名、各种数据、事实和理由等你认为重要的信息。好的笔记应该是对所听内容做出的简要提纲,可以用关键词,也可以用短语或句子来表示,关键是要简洁、明白、快捷。
四、听力理解训练
要提高听力,首先应从多听教学听力录音带入手,如所学的课本录音带、口语教材录音带,也可以选听结合或略高于自己水平的有趣材料。对所选的听力材料要区分为精听和泛听两种。无论是精听还是泛听,最好开始都不要看文字材料。精听应先把录音内容从头至尾听一遍,再把听不懂的地方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听。若有些地方实在听不懂,也应尽量听清各个音节,然后翻开书看看,有些影响理解的生词可查一下词典。接着再合上书从头至尾听,直到能够听懂全部内容为止。通过这样的听力训练,可促使自己提高辨音及理解能力。如果读过书面材料听,则往往是自己的默读,这样达不到提高听力的目的,遇到新材料的时候就又会听不懂。
精听最好是选用教学录音和有故事情节的短文或科普短文;泛听则可选用一些口语教材或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使自己多接触录音材料,以求熟悉英语发音,扩大知识面,提高听力。泛听可一遍过,只要听懂大概意思就行了。如果一遍听不懂,可倒过来再听一遍,还是听不懂,就翻一下书,继续听下去,而在第一遍听材料的时候,一定要聚精会神,让自己的思维跟上每一个音节。在每句停顿时,可在脑海里反复一下。听的过程当中遇到生词不要停下来多想,因为有些生词可以在整个内容中理解。有些生词并不影响理解意思,可以不管,停下来想,反而影响听下面的内容。听音时要随着录音材料在脑子里用英语重复,而且速度要练得能跟上录音速度,不能边听边翻译。一般只要难度相当,能听清大部分单词,是可以理解其大意的。
在听力训练中,既要能准确无误地听出某些重要的数据、年代、人名、地名及事实,又要兼顾把握大意的训练,这就必须把精听与泛听结合起来,交替练习,即把精听和泛听分成各自独立的练习,听时穿插安排,也可把一个故事或报告分成精听和泛听段落,有些部分精听,其余泛听。
另外,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尽可能扩大你听英语的范围。这就是说尽可能多听英语母语人士的谈话(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同时也要多听非英语国家人们的谈话(法国英语、德国英语等)。英国广播公司(bbc)的面向世界的广播是听地道的英语的极好来源,观看电影录像也是如此。说英语的本族人在说话时,通常省掉一些词,以求省事,我们必须习惯他们的说话方式。
通过上面的种种方法,只要你能勤加练习就可以在短时间内突破英语听力,记住听完后一定要及时整理、检验你的成果,不能放到一边,否则你很难达到令自己满意的。
听力能力虽然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提高,但是在各类考试中,如果注意一些问题,对于应试答题还是有利的。
一、平心静气集中精力
考生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尤其要排除对听力测试的恐惧或抗拒心理,坦然放松,充分自信,静心聆听。不能因为一个单词或一句话没听清楚而急躁慌乱,影响后面内容的聆听而影响答题。一旦产生了负面的情绪,可以用一些简单的事情帮助克服。例如,可以进行自我心理暗示,告诉自己这没有什么,我能行。或者可以把负面情绪当作有形的东西,做一些诸如甩头的小动作,把紧张或排斥心理甩掉。
二、快速读题有目的地听
聪明的考生一旦拿到试卷,就应该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进行听力测试的快速读题,对将可能听到的信息或考核内容进行预测,并可适当地做一些标记,带着问题听,带着预测去搜索答案,也即有目的地听。它使考生由被动转为主动,打一场有准备的仗。对待一切听力考试都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抓紧时间先看选项并提炼其中的信息。当录音开始宣读 directions 时,考生应充分利用这段时间速度选项,预测考点,从而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先看选项,可以明确题目多方面的信息:
1. 题目涉及到的人物、地点、场合等,在非主题题型中,可能暴露该题的主题。考生可以通过对全部选项的速读建立起一个大概的场景,如图书馆、医院病房等,从而联想起与该环境有关的词汇,迅速进入状态。
2. 当四个选项是同类短语时,考点就在这一细节。这时,考生应充分集中精力听懂时间数字等与选项对应的细节考点。
3. 尽管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其余的三个选项设置也并非和题目毫无关系。结合四个选项的共同点,我们往往可以得到大量的提示,有时候甚至可以把答案猜得八九不离十。真正听题的时候,考生可以和录音给出的信息进行比较,轻易排除错误选项,直达正确答案。
三、掌握节奏合理安排时间
录音不等人,所以很多考生答题时都很紧张。听力考试每分钟朗读的字数和停顿时间往往有限制,比较稳定,我们要做的是跟上节奏,所以过分的紧张反而没有必要。在听录音时,我们应尽量的听音、记录、理解和记忆同时完成。由于时间短暂,也因为仅凭脑力无法记住长达数分钟的对话或短文内容,考生要适当做些笔记。在记录时不必拘泥于形式,可以用简写、缩写,也可以只写单词的几个开头字母,或做一些只要自己能明白的简单符合记录即可,特别是众多的数字、时间、日期、人名、地名更需要我们做笔记。
四、听懂语调和重音
英语和汉语一样,说话人通过各种各样的语调和重音的变化表达不同的意思。各类考试的听力录音人更是力求表演得真实,他们绝不会用平淡的语调表示自己的惊讶,也绝不会把重音放在无关紧要的词上。重读的每一处都具有提示作用。因而,从录音的表现中能推测人物的心理活动、观点和态度。语调和重音是暴露考点的关键线索,把握了重读部分至少就成功了一半。
复习流程
在开始背诵词汇书时,如果英语基础较好,此时就可以开始听一些简单的听力材料,为听力预热。比如longman综合,北极星,李笑来范文mp3等。如果词汇的基础很不扎实,对这些材料也很难听懂,那还是先老老实实把词汇背的差不多了再开始听比较好。另外,如果是用《词以类记》进行初背的,其中科学类、艺术类单词要多听mp3,这些是中国学生在托福听力中遇到的普遍感到陌生的词汇,如果初背的是字母序单词书,那么可以在整本书初背完成后对《词以类记》中的这两类词汇强化mp3练习,熟悉它们的听力形象。还有时间的话就再听各类形容词和动词。当然,背单词阶段里,仔细阅读og上对于听力(以及其他几个部分)的介绍,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词汇书背完之后,材料选择上,建议先用og来衡量自己的实力,如果og还能比较顺利地听懂,可以就用og、delta以及邱老师、樊老师的段子进行听力强化训练。如果og听起来还是很吃力,就要考虑用longman综合的听力或者北极星学生用书等材料来打基础了,然后再用og、delta等材料强化。后期主要做kaplan模考,巴朗模考。
训练方法上,刚开始训练的时候,可以用下文提到的反复听的那个办法先夯实基础,但时间精力够的允许的话推荐用地毯式听写。注意自己建立形象思维。初期训练量不一定马上加大,还可以考虑用下文提到的听写和跟读来训练李笑来范文的mp3,同时训练作文和口语。中期的话,用delta和og练,甚至可以提早把巴朗模考中的一些听力考察拿来练,除了多次听以外,也可以用听写、跟读练习,自己总结各种语音现象,听力词汇。特别是og和,要反复练习,(有北极星的话最后的ets题目也要反复练),体会出题思路,并结合听力新思维中的十大黄金原则,自己培养对易出考点的内容的敏感性,这点很重要。在中后期有时间的话可以继续跟读一些速度适中的材料,比如og的听力材料(包括口语、写作中的听力),锻炼英语发音的节奏感以及语音语调。同时,还要注意笔记的训练。
另外,建议在复习初期就开始看邱政政的听力新思维一书,里面总结了非常丰富的托福常考词汇,习语,句式。常见语音现象,甚至修辞和思维模版。书里的m7听力学习法也很值得参考。对于广大非牛来说,第二步,建立形象思维非常重要。第三步,模仿(跟读)其实对口语也很有帮助。第四、第五歨则是横向宽展和纵向挖掘了,大家做题的时候可以用这两个步骤来分析总结,同样对口语也有帮助。如果要成为牛人,可以再练习第六歨——背诵。如果这些都练好了,应该就是第七个m—just like magic,听力牛人诞生!
要注意的是,听力其实还涉及新托福的口语后四题和综合写作,也就是说,听力涉及新托福的分值超过一半,而它和阅读相比,又是中国学生能力较弱的项目,所以建议把听力训练的总时间设置为听说读写四个单项中最多的一个,占35%-45%左右,如果把跟读、复述听力材料的训练算在听力复习里的话,这个时间还要再加10%左右。(仅供参考,具体还要看大家各自的实力)。
听力的具体训练方法,主要有四:
1.反复听
2.地毯式听写
3.复述
4.跟读
在本章主要介绍前两种方法,后两种方法将在口语复习章中详细介绍
关于反复听。具体做法是
1.认真做完一份或若干份听力题目,不要暂停,不要重放,也不要在某一题上花太多时间,尽量模拟考试情形做。
2.做完后,重放听力材料,力争全部听懂(不仅仅是做对题目),还要注意,这个全部听懂是要在听明白材料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再去听各个细节,也就是要优先锻炼对材料的主要内容的掌握。可以反复听上3-5次,对于听不懂的地方,一般5次之后再听也不会听懂了,这个时候才能看文字材料,会对听不懂的地方印象深刻(当然,文字要仔细看完,因为有些地方可能自己误认为听懂但其实没听对),然后再把材料听上1-2遍。以上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精听,完成之后这段(些)听力材料才算听懂了,而到这里仅仅是算做过一遍。
p.s 这个反复听的步骤,推荐在电脑上用超级复读王2来进行,尤其是在对全文大意都掌握但是一些细节还听不懂时,通过波形图能迅速定位那些难懂的个别语音段落,再多听上2-3遍。就会对这些语音有深刻的印象,之后只要看了听力文字后,就会很容易把这些难懂的信息记住。
3.最好能过上几天或几周后再把当初做过的材料再做一遍,如果还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可以做上2-4遍。当然,后面做的时候,会越来越轻松,甚至听一次就懂。重复地听那些听过的材料,可以有助于大脑熟悉这些材料,大大降低考试时分析听力信息的时间(其实学语言本身就是一个反复熟悉的过程),就能对个别难懂的信息有时间分析,就能对听力信息尽量多的吸收,就能有时间精力在听信息之余进行笔记记录。
关于地毯式听写,具体做法是
1.找一段托福听力材料,模拟考试情形,一次性听完并认真做完题目。
2.开始以句子为单位播放录音。(建议使用专门软件,比如超级复读王2。)每播放完一句就暂停,写出完整句子,然后播放下一句。但具体长度可以因人而异。基础很不好的话,可以把从句拆开听写。基础很好的话,可以每两三句一听写。严禁用词汇为单位听写。每个句子具体播放的时候,尽量听一次就暂停然后听写,实在难以听完就写,可以再放两三遍,或者利用软件减速播放。
3.全部听写完毕后,对照原文检查。自己总结没有听写出来的或者听写错误的部分。然后再听全文1-2遍。
4.以上步骤完毕后,建议最好继续对这段录音进行跟读训练。
关于反复听和地毯式听写的小结
这两种方法都是训练听力能力很不错的办法。前者是相对基础的办法,后者是强度较大(但效果也更好)的办法。两种办法都是建立在对听力材料的多次认真倾听的基础上,而后者更对短期记忆能力和单词拼写甚至语法、语感都进行了训练。因为听写是需要将短期内听到的信息进行回忆而写出来的,而大脑也往往只是记住了这些信息的缩水版,要通过语法和语感讲这些信息补充完整。另外,如果实在时间很紧,来不及完整把听到的信息都听写出来,有一种折衷办法。就是对于听到的信息自己在大脑里进行回忆并写(想)出来。其实反复听和听写都属于广义上的精听,所以对听力材料如果用了其中一种办法训练,那么另一种可以不用。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作为ibt考试中最需要投入复习的听力部分,无论采用那种办法为主进行训练,都要持之以恒,最低应该不能少于一个月。
切不可把托福听力真题当成阅读做。托福听力不需要中英文之间的转换能力。有的老师会建议考生在听力训练中做翻译。但其实,听懂的步骤是在听到声音后理解意思,根本不需要翻译。
口译训练不适用于托福听力的提高。听力能力由三方面能力构成,即语音识别、语义识别和结构层次,分别对应单词、句子和篇章层面。听写本身只解决语音识别,并不能有助于理解句子意思或是结构层次。考生进行听写训练时,不要写下来,因为会浪费时间。即使大家发现不写下来就听不懂,也不要做成阅读,而要强迫自己听。听写要做,但只是一个最基础的工作。如果只做听写,听力永远无法提高,考生不要忘了还有语义识别和结构层次。
不少考生会问,一道托福听力真题需要听几遍才能听懂。事实是,如果没有提高,听几遍都一样。听的过程中,考生要去抓层次结构和出题点,关键不在遍数,方法对了,也许听2遍就能有很好的效果。
托福听力不仅需要大量时间和次数去听,还要有方法。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从不要求考生听懂每一个单词,我们也不要求。单词是一个基础量,考生在听不懂的情况下如何理解一个文本,这是需要通过正确的方法才能实现的。
在新托福考试中除了阅读和写作的重点板块,新托福听力是一大难题,由于新托福考试是依托电脑网络来实施的,相应给考生增加不小的难度,因此考生在选择模拟题时最好也是做网络版的,与机考界面相同或接近的试题,因为通过做机考模拟题对考生熟悉界面、键盘、掌握时间、从纸笔考试转换都是有帮助的。
在机考界面的环境下做两三套模拟题对考生适应考试节奏和环境都是有好处的。模考题与真正新托福网考一样,考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在考前这段时间里,考生要做2至5套这种完全电脑机考化的模拟题就可以了,根据问题再做进一步复习准备。
窍门一:朗文综合教程中有一张光盘,里面有两套模考题是与新托福机考界面是基本一样的,考生可以找来做一做。此外,在ets(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官方网站上的收费考题完全和正式考题模式一模一样,时间、状态、临场感觉是完全相同的。
在交几十美元后,考生在做完这套模考题之后5天里,会由ets新托福评卷人员反馈给考生一个报告单,指出考生目前的问题所在。
考生听力实力一定要强,这样得高分绝对不难。新托福考试更注重交流,把听说读写融合在一起考查考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在听说读写这四部分考试内容里,有三部分实际上都在考听力。首先,听力部分难度加大,过去的小对话全部改成长对话和长段子,所以要求考生听力水平要特别强。
第二,口语中有6道题,1、2题就问考生一些简单话题,例如描述一下你所居住的城市是什么样子的。口语后面4道题全是和听力有关的,根据听到的问题进行回答,可见听力的比重占得特别大。第三,写作中有一部分叫综合写作,先读一篇,再听一篇,然后根据读到和听到的内容进行总结写作,真正把阅读、听力、写作结合在一起考查,使得考试变得更加科学了。
在新托福听力最后的复习过程中,如果考生听力弱,一定要以模考题为导向,熟悉环境,加强听力训练,在短期内也会有一定的提高。
窍门二:考试经常会考一些校园场景对话以及各个学科的学术性段子。由ets出版的《新托福考试官方指南》里已经把听力考试内容和题型都解释得很清楚了,考生也可以把书中的题读透。
托福考试要求考生词汇量要大,这完全是为了阅读服务。因为阅读中有近1/3的题目都是考的词汇题,每篇文章都会有4道题考查词汇同义词、近义词,比重相当大,考生如果词汇量大,比较吃香。
窍门三:词汇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了,而海量的词汇要表现出来,打字又是个关键。要练好打字,又快又准确,拼写一定不能马虎。
一、精听很重要
工 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泛听不如精听,你这次听不懂的单词和意群,放过去了,下次遇到还是不懂,要向精读那样精听,一句一句地过,直到听懂为止,直到关键 词都能够大脑条件反射,不用想也知道。托福听力练习时,段子或文章听3、5遍后,发现听不懂马上看原文,但看过后应反复听。对听力而言,反复听已听懂的要 比听听不懂的重要的多,效果也好很多。
二、听关键词
有重点地听,并随手记下可能要考的一些数字、相互关系、地点等。准确的把握重点关键点,才是听力锻炼的主要目的,记笔记就是需要记这些关键的点,而不是盲目的全部都记。另外要能够使自己的猜测准确,除了平时多听、多练、多想外,别无它法!
三、时间要把握好
每天抽时间建立托福真题听力形象,按照托福听力的时间严格要求自己,进行实战模拟,在这段时间内必须要保持头脑的高度集中,把握好这段时间。
四、真题为主
实战托福听力练习,建议每天做一套真题,第一遍测验,然后对答案。然后听第二遍,重点有选择的听上次错过的句子或者段子。总之每周至少听熟一套题的听力,并且搞通。对于段子中的不懂词汇,需要查出来,记载档案,我想每个人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待,不可套用。
五、视听形象重合,存储正确的听力形象
从 生理学上看,听力是大脑中存储的听力形象与我们耳中听到的声音形象重合,从而进行的条件反射。比如 next year,你一看一定很不屑,心中默读[nekst j:r] 这只是你自己的理解。听听磁带肯定是[neks t:r]。要是听力形象存储的不标准,就会觉得有些词对不上,得想老半天,尤其是考试短短12秒内,一定倍受打击。
找两套托福真题,抱着文字答案一边看,一边听,反复听,听烂它,让每一个词的发音在大脑里留有一个印象,再一次听到这个词时,词义与大脑里的那个词音印象相契合且迅速做出反应,听力就容易多了。听不懂就不必再折磨自己去硬听。
一本真题集、一本文字答案、一盘录音带,三位一体地听清每一个词的单独发音与在toeel听力中的差异,视听形象重合,存储正确的听力形象后,你还指望下次toeel听力部分能发出什么你听不懂的音。
新托福听力经典出题思路:
安慰鼓励,坚持第一 → ⑴
影响学习,马上放弃 → ⑵
赞美夸奖,毫不谦虚 → ⑶
逢人便夸,从不打击 → ⑷
讲话直接,态度清晰 → ⑸
寻求帮助,乐于建议 → ⑹
品位高雅,音乐位居 → ⑺
生活窘迫,钱是难题 → ⑻
积极向上,善良正义 → ⑼
间接回答,不伤友谊 → ⑽
形象思维,理解习语 → ⑾
把握语调,听出语气 → ⑿
注释:
⑴是土壤部分,一种美国人的文化,在听力中多见。如,比赛一输要放弃了,第二人劝;课程太难坚持不住要quit了,第二人劝;小说人物复杂不想读了,第二人劝;减肥坚持不住,第二人劝等等。
⑵弘扬bright sides,听力中的美国学生永远是学习,有任何事情与之冲突都要放弃其它而学习;这么多年考试中,偶有一次例外,当然发生在男生身上,一女生邀他玩,他来了一句:the book can wait丢人的话来。除此之外,别无例外。比如:在第一人话中出现娱乐项目,而第二人话中出现学习类项目,可想而知下文是什么了。
⑶又是一个美国文化,区别与我们的文化对待。thinking in american way
⑷见人有衣无衣都great;有头发无头发都great;体形好不好都great,所以理解后用于生活中,有美国人说:your english is good.千万别自喜,因为他们的文化就是这个。
⑸first thing first,用于抓态度,绕难点解题。应用于我们的写作中,先给point再devel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