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	大学	学费
1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columbia,   sc	n/a
2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hiladelphia,   pa	$43,738
3	new york university new york,   ny	n/a
4	georgetown university washington,   dc	$42,870
4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los   angeles, ca	$44,463
6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berkeley, ca	n/a
7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washington,   dc	$43,747
8	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 ann   arbor, mi	州内: $13,437,州外: $39,109
9	temple university philadelphia,   pa	州内: $13,508,州外: $23,334
10	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miami,   fl	州内: $6,417,州外: $18,816
10	university of texas--austin austin,   tx	州内: $9,792,州外: $33,060
哈鲁教育留学牛人分享会。出国考试令你焦头烂额?托福115分/雅思8.5高分牛人教你如何攻克GT考试!背景提升让你无从下手?牛人优秀文书教你如何“野鸡变凤凰”!


许增煌 Tom Xu 哈鲁英语部总监,毕业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美文学系。华工、北师大部分学员特聘讲师。主攻雅思写作和听力。写作专注句法构建、以读促写、思路分析和练习反馈等方面提升学生作文输出能力。听力除了传统的辨音训练(连读,弱读和吞音等),还注重句子结构、句子功能和信息预判等技巧的培训,帮助学生最大化地获取听力信息。雅思总分8分(阅读9分,听力8.5分,写作8分,口语6.5分)。
张湘铃 Claire Zhang 广外+利兹大学英语教育硕士,专攻雅思听力和口语。对国外文化有独特见解,融合考点在教课当中让课堂轻松有趣的同时也让学生提前熟悉海外学习生活。纯正的发音、流利的口语,通过课前的测试快速诊断学生提分的重点。曾经5节课一个月内让学生从5.5分提到7分。甚至无需面对面,只辨音就能知道说话人的发音嘴型,直击问题核心给出最有针对性的贴身指导。另有培训指导达到8分的案例。时刻关注考试的趋势与灵活运用各类资源平台,为学生打造个性化学习计划方案。自13年任教以来深受学生欢迎和推荐。
	
冯可柔 Shirley Feng 丰富留学咨询服务经验,可以为客户提供专业、细致的指导。熟悉美国、英国、加拿大、香港、新加坡等国家的留学申请,尤其擅长文商科专业的申请。以“耐心,负责,专业”的态度为每个客户服务,善于分析客户情况和挖掘客户的潜在实力,为他们规划最合适的留学方案,拿到通往心中学府的offer。
苏怡月 Lydia Su 先后任职于广州太傻、启德教育等国内知名留学服务机构。除了常规的美加英新港地区申请外,还曾首次开拓过欧洲20多个国家的经济学申请。申请案例涵盖了文商理工各大硕士专业。曾多次帮助应届无工作经验且转专业申请的学生拿到包括MIT在内的罕有名校金融类专业录取。擅长与学生沟通,高效指导学生进行申请时间规划、背景提升规划和长远职业规划。获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生涯规划师》专业能力等级证书。
李秀波 Selina Lee 曾任国内某大型国际教育机构,多年留学行业经验,擅长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结合学生的兴趣和职业规划去为学生量身打造最佳的留学方案。认真、热情、耐心、负责任的态度不仅与众多学生成为朋友,更屡次帮助学生拿到名校的OFFER。包括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麻省理工大学、西北大学、康奈尔大学、伦敦政经经济学院、帝国理工、港大、港中文等。
吴晓鹏 Marshall Wu 曾任职国内某大型留学机构广州分公司咨询总监,有近15年北美高端留学行业服务经验,对海外名校申请有着独到、深刻的理解。成功指导并帮助上千名学生获得美英加名校录取,包括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芝加哥大学、牛津大学、多伦多大学等。2010年应邀广州电视台采访探究近年留学申请动态,介绍留学咨询的服务理念。
“书院”是一个对内地学生和家长耳熟能详却又颇为陌生的词语。
在香港,有一所大学已经实行书院制近半个世纪,且目前仍然是香港惟一实行书院制的大学,这所大学就是香港中文大学。
书院在学生培养中扮演什么角色?与学院如何分工合作?实行书院制有何利弊?所有这些疑惑,都会随着我们走近这所依山傍海的美丽大学而解开。
书院干什么
“书院负责专业教学以外的所有事情”
在“学院”这个坐标系上,魏方方是中文大学商学院会计系大三学生,在“书院”这个坐标系上,她则摇身一变,成为逸夫书院的学生。“学院”坐标同在商学院的学生吴瑞,另一个坐标则落在新亚书院。
每一个中文大学的本科生,都像魏方方和吴瑞一样,身处“学院”、“书院”两个坐标系中。许多中大毕业生都说,书院生活是他们在学期间最难忘的回忆。
魏方方介绍,每名新生可按意愿申请所属的书院,大学会按既定机制作出编配。在学期间,同学可申请转院,书院会视乎情况作出考虑。
中大的几个书院坐落于不同地段,多数书院都有自己的宿舍、食堂、体育文化设施等。一位老师介绍,书院的职责,大致可以定位为“负责专业教学以外的所有事情”。学生每天上课都要去各自的学院,下课后的活动则主要在书院进行。
吴瑞介绍,书院也开设通识课,分必修和选修两类,比如新亚书院的一门课,就是讲本院的历史、精神、文化特色等。
虽然书院主要负责专业教学以外的事情,但书院院长则无一例外都是由学术地位很高的教授出任。比如现任中大校长沈祖尧就曾任逸夫书院院长。书院虽然与学术很少直接关联,但学术一刻也离不开书院。
不但学生要入书院,老师也是如此。张田余是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老师,他的会计课堂上一共有30个学生,来自各个书院的都有,张田余则加入了崇基学院,负责跟崇基的学生见面研讨、帮学生辅导、带学生活动。
目前,中大各书院的宿舍约能为一半以上的学士学位课程学生提供床位,但即使不住校的学生,仍然可以加入某个书院。
中文大学原有崇基、新亚、联合、逸夫等4所书院。为应付大学恢复四年制本科课程后学生人数的增加,中大近来增设多所书院,其中晨兴、善衡及和声书院已开始收生,敬文及伍宜孙两所新书院也将于2012年9月收生。
不要“书呆子”
书院是组织学生活动、实现“全人”教育的主要平台
中国人往往用“书呆子”称呼光会读书,对待人接物一窍不通的人。现今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不再以学业成绩为唯一量尺。良好品德、奉献精神、高尚品味和强健体魄,都成为衡量优秀大学生的准则。在培养“全人”方面,书院可谓重任在肩。
锻炼学生能力的各种活动,主要是在书院层面举办。这些活动包括海外交流及外访计划、研讨会、师友计划、社区服务、领袖才能训练等等,还有各种学生社团组织的课外活动。
吴瑞说,每个书院都有学生会,是组织活动的主力军。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活动是新亚书院的“千人宴”,邀请了不少明星参加。
以逸夫书院为例,院方定期举办书院聚会,邀请杰出人士莅校演讲,与学生交流。曾应邀出席者有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天文台前台长林超英等。
书院还举办主题晚宴,邀请嘉宾就不同题目与学生分享心得。晚宴的特点在于气氛轻松,利于师生与讲者深入交换意见,讲题也不局限于学术,还包括很多人生重要课题。
为了锻炼学生的领袖才能和组织能力,逸夫书院不少活动是由学生主导的,如被称为四大活动的迎新营、“逸夫里”游艺晚会、书院院庆活动及书院歌唱比赛,均由学生一手策划和主办,院方只提供资助和意见。
联合书院则从2005年起设立全人发展奖励计划,鼓励学生参与学术和非形式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终身追求均衡生活和全面发展。计划深受学生认同,参与人数逐年上升。
在这个计划下,学生参加或筹办德、智、体、群、美五个范畴的校内外活动,并向书院申报。院方核实和计分后,每年向参加者颁发奖,并根据累计总分向毕业班学生颁发金银铜奖的奖座、证书,还有书券以作奖励。
由于奖项要计算每学年得分,有助于学生均衡规划在大学不同年级参与的活动及类别,得分纪录总结了本科生课堂外的活动,被视作非形式教育的成绩表。
各有各特色
有的书院重视博雅教育,有的书院侧重传统文化
由于历史迥异,中文大学的书院都各具特色。崇基学院院长梁元生教授介绍,着重博雅教育,强调全人发展是崇基的特色,通过为同学提供各种非形式教育项目和课外活动,培养他们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
新亚书院是1949年由钱穆先生及一群来自中国内地的学者兴办,创校宗旨在承续中国传统文化,并使其与现代学术结合,令学生不忘本之余,且有能力应付现代社会的挑战。新亚书院院长信广来教授说,书院这一特色一直延续至今,认为为学不单是追求知识,也讲求处世的修养。
不过,在学生们眼中,书院的特色就实在多了。“有穷有福,好像崇基比较有钱,所以给学生提供的交换机会要多一些。”书院还提供奖学金和经济援助计划。一位学生告诉记者。各书院贫富不均的原因,是捐资助学者的捐资额差别较大。
“新亚住宿条件好,联合交通便利,逸夫交通就很不方便。”这是另一位同学总结的各书院“特色”。因为中文大学占地达近140公顷,地势高地起伏,教学楼分散,吃够了上课路上跋涉之苦的学生们对交通非常看重。
书院利与弊
书院制可能导致机构臃肿和资源分配不均
中文大学公关部介绍,书院提供以学生为本的全人教育和关顾辅导,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凝聚学生对书院和母校的归属感。书院组织各种活动,提供“非形式教育机会”,与正规课程相辅相成,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技巧、文化品味、自信心和对社会的承担。
一位教育专家认为,随着高等教育渐趋普及,当今的大学规模越来越大,人数越来越多,不利师生接触,也容易导致同学之间关系疏离。书院这种小而紧密的群体有利于维持师生和同学间亲密的关系,促进沟通,并培养归属感。
不少学生和老师都认为,书院制让各专业的学生混杂居住生活,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住在一起,可以接触到更多信息,对学生今后发展有帮助。
不过,实行书院制,绝非“百利而无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