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种楼房里唐楼最便宜,因为唐楼的定义就是没有电梯的楼房。有电梯和没有电梯可以差上将近1000块钱, 由此可见香港人多么的懒惰于行楼梯。不过对于我们学生来说,爬上8层楼也不算问题吧,还可以当成健身。不过唐楼一个问题是假如你要买家具或者大型电器的话, 送货员对于送上唐楼是要额外收钱的,一般20元每层。不过即使算上这个唐楼也还是很便宜。另外唐楼相对来说旧一点,屋内的装修可能没有那么漂亮,不过这都不是问题,因为最主要的房租它可是最低的。还有一点就是唐楼通常没有保安,但这个我觉得影响不大,除非你又是女生,又住在油尖旺或深水步的唐楼里。唐楼的租用面积以150-200尺为主(1平方米等于11平方尺)。很多唐楼都是以套房形式出租的,也就是一个单位里将不同的房间人为隔开租给不同人,这种套房对于租客来说只有固定的一间房可用,其他的厕所客厅什么都要公用。因此很多人不喜欢住套房,不过它最大的特点是便宜,在土瓜湾或者深水土步的话150尺的套房2000都不到。
小洋楼其实要论新旧程度和唐楼可能相差无几,大小面积也一样,唯一就是多了一个电梯,但是这种小楼房电梯和过道也非常狭窄,另外还多了一个管理员, 因此相同面积相同地点的洋楼比唐楼要贵上成百上千。小洋楼大体上和唐楼格局差不多,因此不再赘述。
村屋就是小村子(不是农村)里面的村民盖的房子。例如科大旁边的大埔仔就是典型的村屋。村屋一般来说交通购物什么的没有前两者那么方便,但也视地区而定。村屋里面很安静,环境一般很优美,植物动物都很多。村屋的房子也不大,因为都是私人盖的房子,不可能太大。但是村屋的价格绝对不低,有的甚至跟外面的洋楼价格差不多。村屋也可以以套房或者全层形式出租。
搜索篇
租房的第一步当然就是就是找到心仪的对象. 大部分租房的朋友都是因为学校没有地方住了或者想要出去住,但是又要离学校比较近. 下面列出部分学校附近比较热门的租房地点
港大: 西营盘,坚尼地城
科大: 坑口, 大埔仔
中大: 沙田, 火炭
城大/浸大: 九龙塘,何文田
理工: 黄埔/红墈
一般来说,香港的租房是依赖中介的, 因为香港的房产中介行业实在是太发达了,满街都是,极其的丰富. 除了用中介之外,也可以尝试自己直接找业主,但这个就相对来说困难很多,主要是不知道到哪里找业主. 找中介的好处就是方便以及各方面有保障,缺点就是要交中介费,一般是第一个月房租的一半。
找中介: 在香港街头2,3步就是一间房屋中介, 除了家喻户晓的美联,中原,香港置业之外, 在你有兴趣的地段附近也有一些比较小的中介. 一般学生租房不推荐去中原美联, 因为它们的房源大多是各种花园或者屋苑, 价格非常的贵. 如果大概知道自己想住哪个地区,最好亲自到那个地区附近的中介去看看,很多便宜的房子,特别是唐楼,是只有小中介才有的.
找业主:业主的话比较难找,因为没有什么公开的渠道可以找到他们。最原始的办法是自己走到街上四处张望看看有没有手写的牌子挂在墙上写着“xxx尺套房,月租2xxx元,电话xxxxxxxx”之类的话。另外一个办法就是上网找,有很多网站都是提供免佣的租房信息的。但是要小心,很多号称免佣的人,也许是中介伪装的,最终还是会收佣金的,因此要提防。
看房篇
找到初步对象之后,就应该和中介或者业主约定看房了。和中介看洋楼或者屋苑的时候,有可能会要先签订一张看楼纸,因为这样你才有权利进入有管理员管理的楼房,唐楼当然就免了这一步了。写看楼纸的时候要提供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如果不想提供真实身份证号码可以说自己没带然后随口说一个号码,我就是这么做的。
看房的时候要留意几点,一是注意住所周围的环境,比如离商场远近,离交通枢纽远近,安静程度,等等。二是进去之后,看看房间里有哪些家具,如果有的话要在签合同的和业主/中介备案,避免以后发生争执。另外看看还需要什么家具,问问业主能不能提供。第三就是检查所有的房间设施,例如铝窗,空调,热水器,电器,厕所马桶,等等,如果有不能正常使用的,一定要现在和业主提出来,否则以后就只能自己出钱修了。第四要留意一下水电表读数,最好能记下来,防止被业主揩油。其他需要注意还有电话线,宽带接口,墙壁上的插座多寡,等等。
如果是跟别人合租的话就更加要留意对方的居住环境,习惯,是否爱卫生,房间是否脏乱,是否声音开得很大等问题。另外水电费,网费分摊等问题也要问清楚。
看完之后觉得还不错的话可以约定再来看第二次,第三次;或者是已经决定了的话就可以回到业主/中介那里准备签约了。
签约篇
刚看完房之后去中介那里的话一般不会让你立即签约,而是先拿出一张临时租约来. 中介会把业主也叫过来,让业主打量打量你。因为好多业主对于租客要求也很高,不希望那些社会人员或者品行不端的人租自己的房子。不过对于学生来说业主大多没有问题。如果业主问到你的背景资料或者现时职业时,尽管告诉他就好了,不要因为是隐私就不说。临时租约是给你一个缓冲期来最后决定,一般几天之后还要来中介这里做正式签约。临时租约会先象征性的收个几百块作押金。
签正式合约的时候,业主/中介会拿出一张合同来,写上双方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居住期限以及每月租金。大多数的租住期限都是一年生约一年死约。死约就是在此期间双方都不得中止合同,生约就是合约期内任何一方都有权利提出中止合约。拿到合同之后,要仔仔细细读过整份文件,如果有什么不满意的可以让对方再修改。最后检查准确无误之后就可以签名了。签约之后,如果是中介的话,还会先把合同拿到政府去盖厘印才交还给双方。厘印有点类似于内地的公证,就是如果双方有争执的时候可以让房屋署出面调解。但是不是说没有厘印的合同就没有法律效应,一样可以拿到法院打官司的。
签约的时候通常要一口气交上两个月的租金,一份是作为给业主的押金,一份是上期,也就是你将要住的下个月的房租。也有的业主要求一次预缴接下来两个月的租金。如果有中介的话,还要另外加上中介费。另外业主还有可能要你交几百块的水电费押金,这些都在合同里有写明,所以不用担心业主赖账。
约定了入住时间,业主通常会提前几天把钥匙给你,以提供你足够的时候来搬家。这几天是不算在房租内的。
维护篇
入住之后,每个月要做的事,就是按月交租。业主其他什么都不盼,就是盼房客准时给钱。付款方式一般都是银行转账,很少有业主亲自上门收现金。给钱之后他们通常会出具一张收条给你。
如果在居住的时候发现房间内有什么问题,尽量和业主商量,某些好心的业主是乐意给你想办法的。而且他们对于本地环境的了解是你自己所不及的
马上咨询哈鲁教育专家,了解更多留学资讯。
(责任编辑:单月)
香港同胞讲友谊, 态度和善重礼仪;传统特别喜吉祥, 逢事人人图吉利;“8”、“6”数字很可亲, 愿多相见为神气;不愿他人问私事, 忌讳“谐音”含歹意;家乡多为粤、闽地, 生活习俗似祖籍。
在生活细节上有如下特点:
香港人在接受别人斟酒或倒茶时,总喜欢用几个指头在桌上轻叩。“3”字在香港很吃香,原因是香港人读“3”与“升”是谐音,“升”意味着“高升”。“8”和“6”在香港也很时髦。在粤语中“8”是“发”的谐音,“发”意味着“发财”。“6”与“禄”同音,也有“六六顺”之意。香港人过节时,常相互祝愿“恭喜发财”。
礼节礼仪
香港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一般是以握手为礼。亲朋好间相见时,也有用拥抱礼和贴面颊式的亲吻礼的。他们向客人表达谢意时,往往用叩指礼(即把手指弯曲,以几个指尖在桌面上轻轻叩打,以表示感谢)。据说,叩指礼是从叩头礼中演化而来的,叩指头即代表叩头。
一般礼仪
香港人几乎在所有场合都是矜持和拘礼的。
要避免一切可能使中国人失面子的矛盾冲突。
蓝色和白色是中国人表示悼念的颜色,应予回避。
要备好大量商业名片,你将经常用得上它们。
称谓与问候
见面时与告别时通常握手。初次握手引见后,用双手递上商业名片。
约会与准时
约定会见时间后,有30分钟“出入”仍不失礼貌,不过商界人士通常是遵守时刻的。
款待与馈赠
客人应邀去赴宴时可带水果、糖果或糕点作为礼物并用双手递送给女主人。不要送钟,它是死亡的象征;也不要送剪刀或其他锐利的物品,它们象征断绝关系。
不要比主人先开始饮酒进食。
中国新年大约是在1月中旬到2月之间这段时间内,这时要互赠礼物。
交谈
感谢主人所送礼物时说dor-jay(谐音,“多谢”),感谢别人为你服务时说ng-goi(“唔该”,意为“麻烦您了”)。
中国人乐于听西方要说他们的语言,如能说上一两句广东话,必将受到大大赞赏,但你必须对自己的发音很有把握。
交谈中偶或问及健康或业务情况被认为是礼貌的。
信仰忌讳
香港人忌讳别人打听自己的家庭地址。因为他们不欢迎别人去他家里作客,一般都乐于到茶楼或公共场所。报们忌讳询问个人的工资收入、年龄状况等情况,认为个人的私事不需要他人过问。他们对“节日快乐”之语很不愿意接受。因为“快乐”与“快落”谐音。,是很不吉利的。他们忌讳“4”字。因为“4”与“死”谐音,故一般不说不吉利的“4”。送礼等也避开“4”这个数,非说不可的情况下,常用“两双”或“两个二”来代替。在香港,酒家的伙计最忌讳首名顾客用餐选“炒饭”,因为“炒”在香港话中是“解雇”的意思。开炉闻“炒”声,被认为不吉利。
饮食习惯
香港人对西餐中餐均能适宜,但对中餐格外偏爱。他们对各自的家乡风味更加厚爱,若到内地旅游,也愿品尝当地的名贵佳肴。他们绝大多数人都使用筷子,个别人也使用也叉用饭。
香港人在饮食嗜好上有如下特点:
①注重 讲究菜肴鲜、嫩、爽、骨、注重菜肴营养成份。
②口味 一般口味喜清淡,偏爱甜味。
③主食 以米为主食,也喜欢吃面食。
④副食 爱吃鱼、虾、蟹等海鲜及鸡、鸭、蛋类、猪肉、牛肉、羊肉等;喜欢茭白、油菜、西红柿、黄瓜、柿子椒等新鲜蔬菜;调料爱用胡椒、花椒、料酒、葱、姜、糖、味精等。
⑤制法 对各种烹调技法烹制的菜肴均能适宜,偏爱煎、烧、烩、炸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
⑥中餐 对国内各种风味菜肴均不陌生,最喜爱粤菜、闽菜。
⑦菜谱 很欣赏什锦拼盘、冬瓜盅、脆皮鸡、烤乳猪、蚝油牛肉、龙虎斗、五彩瓤猪肚、鼎湖上素、佛跳墙、雪花鸡、淡糟炒鲜竹、桔汁加吉鱼等风味菜肴。
⑧水酒 喜欢鸡尾酒、啤酒、果酒等,饮料爱喝矿泉水、可乐、可可、咖啡等,也喜欢乌龙茶、龙井茶等。
⑨果品 爱吃香蕉、菠萝、西瓜、柑桔、洋桃、荔枝、龙眼、等水果;干果爱吃腰果等
学校名称: 香港科技大学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所在位置:香港,hong kong
学校类型:大学
创建时间:1963年
学校性质:公立
学生人数:8500人
留学学费:100000 港币
学校中文网址: http://abroad.thea.cn/college/index-82.html
香港留学费用几十万是否划算?
每年的香港高校咨询会吸引了众多高三保送生,部分学生表示愿意放弃保送资格赴港读书,还有的家长在算帐:4年费用要几十万,孩子去香港读大学合不合算?
香港高校吸引保送生
“我儿子已经获得保送资格了,如果现在申请你们学校,会不会有奖学金?”、“你们学校会不会优先考虑获得保送资格的学生?”、“如果报考的优秀学生很多,招生名额能不能再增加?”……在香港大学的招生宣传会上,一些保送生边咨询边权衡要不要放弃保送资格。香港大学的中国事务范冠豪表示,如果申请香港大学的优秀学生很多,学校会考虑增加招生计划。
一位姓张同学告诉记者:“我已经获得保送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小语种保送资格,今天想咨询一下自己申请香港高校是否被优先考虑。如果香港高校能给我奖学金,我可能考虑放弃保送资格。”然而,记者现场调查发现,很多已经获得保送资格的学生和家长都持观望态度,家长王女士说道:“今天只是来看看情况,去香港念大学,4年学费、生活费要几十万。孩子想去香港读大学,但是家里经济条件一般,我们还是要好好比较一下。”
状元考生免除全部费用
香港城市大学在新锦江大酒店举行了2006年上海招生推介咨询会上,城大内地与海外招募总监朱国斌携各学院教授及上海学生介绍城大招生政策,500多家长、学生前来咨询。
“去年其他省份被录取的考生分数都很高,唯独上海没有招满。上海的家长特别希望子女留在身边,不愿意报考外地的学校,不过香港不是很差的外地吧。”负责内地招生的朱国斌博士无奈地说,“因此今年要加大宣传,在上海计划招生22人,如果分数很高,还可以相应的扩招。”城大搬来救兵,让两位今年即将在城大毕业的上海学生现身说法。朱博士介绍说,城大将以国际化的教学模式,强大的师资力量和优质的硬件条件来吸引优秀的上海学生,并提供丰厚的奖学金,对状元免除全部费用。
香港高校越来越具魅力
近年来,上海高中生申请去香港读书的学生越来越多。去香港读大学,4年所有的学费、生活费需要40多万,为什么这么多家长乐于送孩子去香港念书?去年被香港大学商学院录取的尹家桢介绍道,自己选择去香港读大学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香港高校的教学注重实践,注重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单纯地强调书本知识,例如在商学院,一些在读学生都可以写出相当专业的商业策划;其次,具有国际化的视野,香港高校的交换生计划遍布全球,有相当大比例的港大学生在读期间可以获得交流的机会;最后,全英文的教学环境,在香港这个中西合壁的地方,既能够接受国际化的教育,又不会在生活习惯、价值取向上和当地学生有太大差异,所以受到很多经济条件优越的内地学生的青睐。
去香港留学,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内地学生的选择,港校招生也逐渐被推上了最高潮。下面为了帮助考生了解更多港校资讯,总结了十条香港留学询问频率最高问题,并一一详细解答。
1、香港各高校排名
根据多年来的香港本土排名,受政府资助的八所高校排行顺序如下:
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教育学院、香港岭南大学
2、申请、报考方法
目前来讲,香港的八所高校主要分为两种招生方式:高考统招提前批和自主招生。香港中文大学与香港城市大学采取提前批招生方式,有兴趣的考生无需提前采取任何报名行动,只要在高考报志愿时填报即可。如果报考其他六所学校,考生需要于各校截止报名时间(大多为5月31日)前登陆学校官方网站提交网上报名,并缴交报名费。在高考后,及时网上录入真实高考成绩,如果学校决定录取,会在七月初通过电话通知,届时一并告知是否获得入学奖学金。
关于网上报名方法和具体招生政策,各校官方网站都有详尽介绍,了望在此就不一一赘述,同学可以登录八所高校官网查询、报名。
3、需要多少分
香港高校目前招生分数整体偏高,为了给大家一个更直观的印象,现以我所在的理工大学2007年度内地招生各地平均分为例给大家简单介绍。
据理工大学官方统计,去年理工大学在全国招生分数平均高出各地一本线20%,近80%的录取学生分数超过所在地的清华、北大分数线。往年个港校招生分数基本与学校实力一致——港大、中大、科大会较理大分数线高;城大、浸大相近略低;教院和岭南要明显低一些。精确资料,大家可以登陆上面的各校链接查询。
4、需不需要面试
港校面试情况也是因校而异,参加提前批招生的中大和城大无需面试。理工大学原则上不面试,有可能在极个别专业(如酒店管理专业)进行电话面试。其他诸校基本会组织面试。面试形式以集体面试为主,主要考察学生的英语能力及综合素质。
5、招多少人
由于港府对非本港学生招生比例限制从10%放宽到20%,外界普遍认为港校今年会大力增加内地招生。事实上,大部分港校在内地的招生名额并没有较去年大幅提升。稳中有升,是对港校整体招生人数的适当描述。港校08年最新招生情况:港大250~300人、中大250人、科大150、理大230人、城大至少170人、浸会200人、教院100人、岭南未公布。
6、到底需要多少钱
先来说说香港各校的学费,港大10万港币每年(除去第一年内地预科学费三万);科大、中大8万港币每年;理大、城大、教院、岭南7万每年;浸会7.5万每年。很长时间以来我都一直在提,来香港上学的总支出基本遵循一个公式:学费+4万港币。考虑到目前高涨的物价指数,我们暂且把公式略微调整一下,学费+五万,这将绝对足够涵盖一个学生一年内在港的支出。总的来说,在香港读四年书,花费大体在50万左右。
7、奖学金情况
一直以来,港校都以高额优厚的奖学金而著称。08年的港校招生将遵循一如既往的优厚奖学金政策,总体大致三分之一到一半的同学可以拿到金额不等的奖学金。港校奖学金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全奖与半奖。全奖(基本按公式“学费+4万”)足以涵盖在港的全部费用,半奖(全奖/2)可以帮助支付大部分学费。
8、是否有预科
由于香港高校普遍为三年英式学制(与之配套的是七年制中学),所以内地中学制度与香港高校制度接轨需要经历一年的预科(或称基础年)。除港大学生第一年于内地委培,其他学校学生均在港修读预科。
9、全英语教学是否能适应
这个问题基本上受到了90%以上家长的密切关注。其实,在了望看来,这个问题真的被过度担心了。首先,香港高校在高考的英语成绩上严格把关(大多有英语成绩至少120分的招生政策),这样也就确保了录取的学生有着相当不错的英语基础。其次,在学生到港求学后,真正置身于全英文的环境之中,加之课下的适度个人努力(拓展单词量或加强交流),很短的时间之内,绝大部分的学生就会以惊人的速度完全适应。相较之下,反倒是粤语会比较吃功夫,提前请大家提起注意。
10、内地学生在香港是否会遭到歧视
当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虽然不排除会有少部分香港市民存在这种观念,但绝大部分香港人都是很热情、友善的,他们很乐于跟你打交道,跟你交流或是为你提供帮助。在这里,要再次重提一下人际交往的黄金法则——你想别人怎样对待你,先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他。既然你想要香港人热情、友善地对待你,那么你是否首先热情、友善地伸出你的手;你想香港人不排斥你,那你有没有首先放下心底对香港人的排斥;你想香港人不把你当成外地人,那么你有没有发自内心地想过我来香港要做一个香港公民?这些都是值得我么深思的问题。最后,我想说一句,有一条规则,全世界都一样,有能力、有才华的人,不管在哪都会被尊崇。
前言
每天看见一堆又一堆的人在问一些随便花几分钟看看学校网页就能找到的资料,我不禁在想:这些人到底是在申请读研究生课程还是在申请读小学?
都是准备当研究生的人了,如果连自己上心仪的学校网页查看资料都不会的话,我看这些人还是不要申请为妙。
至于那些明显懂,但不愿去自己查,甚至连发问的基本礼貌都没有的人,就别指望别人施恩了。没错,是施恩,别人都是志愿者,没收你一分一毛,没有责任去回答你的提问。
当然,遇到合情合理的发问,我相信还是有不少人会乐意回答的。发问者和回答者之间的良好交流,有时亦可以互利互惠的。
香港各院校网站
在现今资讯发达的年代,申请的第一步,自然是上网查阅各院校的收生和心仪课程等详情。以下是香港各间具有颁授学位资格的院校之网页:
《公立院校》
香港大学 – www.hku.hk
香港中文大学 – www.cuhk.edu.hk
香港科技大学 – www.ust.hk
香港理工大学 – www.polyu.edu.hk
香港城市大学 – www.cityu.edu.hk
香港浸会大学 – www.hkbu.edu.hk
岭南大学 – www.ln.edu.hk
香港教育学院 – www.ied.edu.hk
《私立院校》
树仁大学 – www.hksyu.edu
香港演艺学院 – www.hkapa.edu
香港公开大学 – www.ouhk.edu.hk
珠海学院 – www.chuhai.edu.hk
上述院校中,香港大学、中文大学、科技大学、城市大学、理工大学、浸会大学和岭南大学是政府官营大学,演艺学院和公开大学是以基金营运的大学,树仁大学及珠海学院则是私立大学。
全日制研究生课程
在香港,研究生课程包括学士后证书(postgraduate certificate)、学士后文凭(postgraduate diploma)、硕士学位(master degree)和博士学位(doctor degree)。如以学习为由留学香港,必须要修读全日制(脱产修读)的课程。现时香港的七所官营大学均设有全日制和兼读制(在职兼读)的研究生课程。
修课式课程与研究式课程
香港的硕士学位大致分为两大类:授课式硕士(taught master)和研究式硕士(research master)。顾名思义,前者是以修读指定的课程为主,完成每个科目的要求就能毕业,后者则是以研究为主,在修读少量课程之余仍须要完成一篇研究论文才能毕业。在研究院的学位课程中,又分为入门类的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和进修类的进阶学位(advanced degree)。所谓专业学位,就是给原本非该科系毕业的人读的,专门给人转换自身专业领域之用,是以又称为「转化学位(conversion degree)」。例如某君修读化学毕业,希望将来能够成为律师,就再到法学院读了一个法律学位(juris doctor),那法律学位就是一个转化学位。而进阶学位则是给科班出身的人在自身领域上继续进修用的,例如一个法学本科(llb)毕业生再到法学院修读法学硕士(llm)就是一例。授课式硕士有些是专业学位、有些是进阶学位,至于研究型学位,则全属于进阶学位。
香港的大部份授课式硕士皆为自费课程,学校对课程自负盈亏,因此学费主要按市场规则厘订,由五万元左右的纯文科系硕士至数十万元的工商管理硕士不等,但大部份的授课式硕士之学费均徘徊在十万元左右。
在香港,所有全日制脱产攻读的研究型课程(mphil/phd)均受政府的教育政策资助,在正常修业期间(mphil为期两年、phd为期三年),政府一般会向学生提供每月港币一万三千元左右的津贴,这个津贴并非任何类型的奖学金,但已足够学生在学期间的学费及生活之用。值得留意的是,香港的phd通常并非三年就能顺利毕业的,院校通常会订明,非研究型硕士学位的持有人在入读phd时修业期为最少四年,在这个情况下,第四年的政府津贴一般就是没有了,取而代之的很可能就是院校自己给学生发放第四年的津贴,或干脆不发第四年的津贴。
就内地的硕士学位而言,其实是研究型或授课型的混合,但香港院校对此并没有确实的认定制度,一般会按个别情况而认定,具体的参考标准为该生的所属院校、导师、着作成果等等。
查找招生网页
进入学校网站后,应先查找招生网页。一般来说,最常见字眼分别有:prospective students(拟申请入读学生)、admissions(入学条件)、prospectus(招生简章)、programmes list(课程列表)等等。
学校一般会设有一些基本招生条件(general admission requirements),例如英语水平的要求,个别课程则会额外设有高于基本招生条件的入学要求。
进入了招生网页,应首先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课程。有时候,有些学科可能会涉及不同院系,例如医疗工程,这个专业在理学院、工学院、医学院都可能存在,因此请仔细查看所有学院的课程表列。
找到心仪课程后,应详阅课程内容,看看是否适合自己,也应看看入学要求,包括基本入学要求和课程指定的入学要求,看看自己能否符合入学的条件。
再来就是看看学费和学校所能提供的财务援助(financial assistances),以确认自己能否负担得起留学的开销。要注意的是,香港绝大部份的taught programmes(修课式课程/授课式课程)都是自费式的课程,获得奖助学金的机会很低,而且除学费外,住宿、膳食、买书等日常开支也是应当考虑的。
入学难度
就申请入读香港的研究生课程而言,由于财政资助和学额的关系,申请研究式课程的难度比申请入读修课式课程的难度要大很多。甚至可以说,申请香港的研究式课程的难度,比起申请欧美名校的博士也相距不大。
相对而言,申请香港的修课式课程则比较容易,但若是一些热门课程,入学难度也是很高的,例如去年香港大学的法律博士(jd)入学竞争便是十多人争一学额的局面,最终获取录的不泛从欧美名校留学归来的学生。然而,即使是三本学校的毕业生也有获得香港的大学录取的先例。基本上,学校会审慎考虑每份申请,并将所有申请个案作出评比,有时候,个人的其他杰出特质、经历是很吸引收生老师的视线的。
如不确定自己的背景有多大机会成功申请,可以在本论坛请教各路英雄的意见作参考。
近年来香港留学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内地学生,深受内地学生的青睐。由于香港的教育体制跟英国的相似,所以好多香港当地的学生都把英国作为首选的留学国家,但对于内地学生来说常常会徘徊在这两个留学圣地之间,不知如何选择。虽然香港和英国的教育体制相似但也有很多的不同之处,留学专家为大家总结了四点,供大家参考!
第一、对比最明显的是费用问题。
英国留学每年约需要人民币25-30万元,香港留学每年约需要人民币15万元左右。(两个地区的授课式硕士都是一年制的)
第二、是语言要求的问题。
香港教学老师有来自欧美的,也有香港本地或大陆的,学校工作人员多数能用中文交流,而英国属于纯英语环境,所以英国留学的语言要求要高一些。
第三、是眼界和视野的区别。
英国,属于欧洲,与东方中国的人文与城市风貌方面有很大不同,学生去到英国,可以领略到另一半球的居民是怎样生活的?与我们有哪些不同的理念?而香港在吸纳西方文化的同时,与大陆也是有很多共同点,所以去香港接受的是比较缓和的文化冲击。
第四、两个地区的学校数量、录取难度也是有对比的。
英国共有100多所大学,认可度比较高的为前30-40名。香港共有8所大学,认可度比较高的为前六所大学。因此整体来讲,香港地区大学在申请时,竞争更激烈一些。
在了解了以上情况后,大家还是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申请一个适合自己的大学,不过也可以两个地区同时申请,根据最终被录取的具体学校再做决定。
香港的硕士分为授课型和研究型两种。虽然这两类硕士毕业都是内地政府认可的硕士学历,但是申请的过程却有较大的不同。授课型的硕士学制一般为一年,修读方式以上课为主。研究型的硕士学制一般为两年,修读方式以在导师的指导下做研究为主。申请授课型硕士项目的学生在申请时,提交上文所述的材料即可。申请研究型硕士以及博士项目的学生除了需要提交上述材料外,还需要提交一份研究计划(research proposal)。这份材料是研究型硕士或博士整个申请过程中最重要的材料。申请人需要在研究计划中阐明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同时要给出literature review (文献回顾)、methodology (研究方法)、potential finding (可能的研究结果)、implication (研究意义)、references(参考书目)等内容。教授会以这个研究计划作为主要的依据,来判断申请人是否具备独立完成该计划所需要的学术能力。攻读研究型硕士的学生在就读期间会获得大学提供的每月约1.4万港币的生活津贴(stipend),这一收入相当于从事一份香港本地的全职工作所能获得的收入。由于在学位和收入方面占有绝对优势,这类硕士项目的入学竞争之激烈也就可想而知了。据我的观察,绝大多数系或学院每年招收的研究型硕士的名额都是个位数。如果该项目有学生未能顺利毕业或是科研经费有限,部分院系甚至会在某些年份取消这类全奖类学生的招收。
在授课制硕士的申请方面,内地学生往往都希望能够入读和自己本科专业不同的课程。通常而言,只要是专业的跨度没有超过大的学科门类,往往都能申请成功。在香港,大部分文科专业都不要求申请者有相应的本科学习背景。例如,备受内地学生热捧的商科类课程都接收各个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而并不局限于商科毕业生。但是受教学内容的限制,部分商科专业,尤其是金融专业,往往要求申请者在本科阶段学习过高等数学。为了鉴别申请者的数学能力,大部分商科专业要求考生在申请时提交五年之内的gmat成绩。理工科的大多数专业,虽 然 并 不 要 求 考 生 参 加gre 考 试, 但 是 这 一 类 的 专 业 往 往对考生的本科专业有所要求。通常而言,本科专业与硕士专业未必需要完全吻合,但是能够成功申请入读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至少都是理工科的本科毕业生。
香港留学专家介绍近年来,咨询副学士的学生和家长正在每年成倍的在增长,但最终选择香港副学士课程的人并没有想象中多,因为大多数的家长都觉得香港的副学士是一个非常好的课程,专业也不错,但大都担心一个问题,就是副学士毕业之后,孩子该如何去升学呢?如果没有学校接收,那二十多万的学费和生活费及两年的时间不是白白的浪费了吗?针对家长和学生的担心及疑问,我们将分为三个方面来告诉您,副学士毕业后,我们该如何选择?
◆选择途径一:申请报读本校大学学士学位本科课程二年级以香港中文大学例:学生在修读香港中文大学二年制的副学士课程后,可以获得香港中文大学颁发的副学士学位,如再修读一至两年的学士课程,便可获予三年制或四年制香港中文大学本科学士学位。
◆选择途径二:申请报读香港其它大学学士学位本科课程二年级以浸会大学为例:高中毕业生可于香港浸会大学国际学院以三年或四年时间完成大学学位课程。学生在完成首两年的课程后,可获颁香港浸会大学文学或理学副学位,并可选择报读香港本地大学学位课程。
◆选择途径三:澳洲、英国、中国及美国多所大学已和岭南大学社区学院签订协议,本校成绩优异的学生可申请直接升读其二/三年级以浸会大学为例:高中毕业生可于香港浸会大学国际学院以三年或四年时间完成大学学位课程。学生在完成首两年的课程后,可直接到与香港浸会大学国际学院有协议的29所澳洲、新西兰、加拿大、英国和美国的伙伴大学升读学位课程的最后两年。
顶级教育,一流学历
香港的教育质量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香港多所大学都名列世界百强,如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等等。香港的大学学历在世界范围内认可程度非常高,中国教育部部长周济与香港教育统筹局局长李国章在北京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互相承认高等教育学位证书的备忘录》,教育部即日起承认香港八间大学的本科以上文凭。
经济繁荣,开拓国际视野
香港素有东方之珠的美称,是全球第十大贸易体系、第七大外汇市场、十二大银行中心及黄金市场之一。香港股票市场规模宏大,在亚洲排名第三。同时,香港也是全球输出成衣、钟表、玩具、电脑游戏等轻工业产品的主要地区。留学香港,不仅能够接受高质量的教育,也能为您带来国际性的视野。
看重学术,更看重综合能力培养
香港高校吸取中西教育文化中的优良因素,强调理论学习与实地研究相结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的发挥。香港高校普遍实行全人教育。课时教育不是学习的全部内容。在此之外学生还要参加社会服务、领袖训练、宿舍活动等各种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综合能力。
最具性价比的选择
专家表示,香港的本科学士学位一般是本土生三年,通过内地高考过去的都是四年。硕士学位只需要一到两年时间。人文学科(如新闻学,社会学,文化艺术,行政管理等)、理工科、应用学科的费用都为八到九万港币,商科的学费较为昂贵,费用是九万到十二万港币。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的很多课程都为成绩优秀的学生提供了价值不菲的奖学金。生活费方面,宿舍的费用是2500-4000港币/月不等。
出国留学,衣食住行都有了变化,这对于留学生来说是极大的挑战。留学前了解当地的生活是有必要的。香港在人们的印象中是十分的繁华的,所以很多中国内地学生都对这个地方充满了好奇,会选择到香港留学。下面就请威久留学的专家介绍一下香港的衣食住行,希望可以帮助内地学生尽快适应当地的生活。
交通
1.天星码头在尖沙咀,有船到大屿山之类的地方,还有轮渡,从尖沙咀到中环的,连接两个购物中心,资费很便宜,2.2元,这还是上层轮渡的价格,下层轮渡只要1.7元,上下层轮渡是从不同的入口进入的,入口处有标记。轮渡风景不错,可以看看维多利亚港和维多利亚海。
2.地铁3.2元起乘,过海就要十几元了。出租车过海会拒载,不是所有的,部分会拒载的,而且拒载合法。
衣物
3.esprit的正价店内买一件,连正价店里的打折品也可以,就可以办理esprit的贵宾卡,正价品打8.1折。上海通用。上海是要在规定时间内买满几千元才能办的。
4.尖沙咀的加连威老道很出名,如果喜欢名牌的朋友不要去。都是不知名的牌子,而且价格也不是想象中的便宜,不如去淘上海的襄阳路算了。
5.海港城三幢连着的大楼小路上有一家levis的oulet,非常便宜,不过款式不新了。想买经典的几款就别去了。
6.兰桂坊有卖二手名牌的小店,价格是正品的八折,有些货品还很新。
饰品
7.喜欢tiffany的朋友可以在sogo找到专卖店,机场的免税店里有很大的专卖店,东西非常全。
香水
8.兰寇的奇迹香水在香港机场的免税店里买一瓶送一瓶,其他地方没见过送一瓶的。50ml的375元。
化妆品
9.sasa满地都是,铜锣湾的sasa东西最全。
换汇
10.去香港之前不需要把人民币全兑换成港币,因为香港很多地方收人民币,在屈臣氏购物甚至可以1:1的使用人民币,很多金店、表行也以低于牌价的汇率收人民币,而且有些店,会收人民币,找港币。 也可以用国内的银行卡通过有银联标志的机器,直接提取港元。